本報記者 趙彬彬 王僖
2018年9月1日,譚旭光在履新中國重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時放出豪言:“我來中國重汽是要打造世界一流的全系列商用車集團,用3到5年時間成為中國第一。”
顯然,他做到了。中汽協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7月份,我國重卡(含底盤、牽引車)銷售4.52萬輛,1至7月份,重卡累計銷售42.5萬輛。其中,中國重汽成為7月份重卡市場唯一銷量破萬的企業,1-7月中國重汽累計重卡銷量9.92萬輛,市場占有率23.31%,成為今年前7個月銷量及市場占有率“雙冠王”。
“我們在全球擦亮中國重汽品牌,用一張亮麗的成績單兌現了四年前的承諾。”2022年8月30日,譚旭光在中國重汽重組改革創新發展四周年紀念大會上宣布。
四年來,在競爭持續激烈的重卡市場,中國重汽是如何實現強勢躍升的?日前,《證券日報》記者實地探訪位于濟南市萊蕪區的中國重汽“智能網聯(新能源)重卡項目”,試圖管中窺豹,探尋中國重汽強勢躍升的秘訣。
實探:重卡的“智”造代表
中國重汽車智能網聯(新能源)重卡項目占地3106畝,建筑面積100萬平方米,總投資超150億元。作為山東重工綠色智造產業城的首個項目,該項目是中國重汽重組改革4年來的典型代表。
2020年2月,中國重汽克服疫情初期帶來的種種困難正式啟動項目建設,作為山東省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的重點項目,該項目全速有序推進,僅用時280天便實現首款產品成功下線,創造出新時代的“重汽速度”。
來到廠區,記者看到大門口擺放著中國制造的第一輛重型卡車黃河JN150的模型。進入廠區內部,“未來你好”四字標語映入眼簾。隨后在寬敞明亮的展廳內,公司各種類型的重卡展車以及代表中國重汽最先進技術的動力總成及關鍵零部件的集中展示,以及真正實現了全自動化生產的“黑燈工廠”,讓參觀者仿佛真的置身于想象中科技性十足的“未來”。
中國重汽全新一代黃河品牌高端物流牽引重卡
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項目采用全球先進的智能制造生產線,不僅實現了全自動化生產,更有諸多首創技術:車架全自動縱梁加工生產線和焊裝生產線全自動化率達到100%;沖壓生產線在國內商用車首次采用伺服壓機+數控液壓墊;總裝生產線采用行業首創的無線非接觸式供電技術。
“項目主要生產黃河X7系列、豪沃TH7系列、豪沃TX系列等重卡產品。”該負責人表示,其中黃河X7作為中國重汽全新一代高端物流牽引重卡,首次引入可以與乘用車媲美的整體線型設計,擁有<0.37超低風阻,帶來超低油耗及高效運載優勢,沖破高端重卡TCO極限邊界。黃河重卡作為世界級高端重卡的科技品質,更凸顯高端智能生產線的優勢。
“今年前七個月,在行業陷入危機的艱難時刻,中國重汽能夠成功問鼎國內重卡企業銷售和市場占有率‘雙第一’,離不開產品力的持續提升,而這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公司重卡的‘智’造持續打造的產品競爭力。”該負責人稱,未來,中國重汽“智能網聯重卡項目”將利用新能源、智能駕駛、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傳統整車產品向新能源、智能網聯綠色產品的轉型升級。
改革:用四年走完十幾年的路
智能重卡項目只是中國重汽加速發展的一個縮影。四年來,譚旭光推動中國重汽機制市場化、業務核心化、管理精益化,為高質量發展鋪平了道路。
“我們用四年的時間走完了十幾年的改革之路。”譚旭光說。在體制機制方面,通過導入“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市場化“三能”機制,讓中國重汽“活”起來。
有中國重汽員工表示,通過全面推進市場化考核,徹底打破了“大鍋飯”,以業績論英雄,真正拉開收入差距,同崗位業務人員月收入差距最多超過30倍,激發了大家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心無旁騖攻主業,讓中國重汽“專”起來。譚旭光提出,“房地產、醫院等非主業一個不留”,最終中國重汽累計退出企業89家,非主業資產變現90億元現金流,使得中國重汽集團資產負債率從70.3%下降到60.2%。
降本增效改革讓重汽“好”起來。譚旭光說,所有費用實行歸口管理,堅決斬斷利益鏈,實行公開透明招標,降低了企業成本,提升了企業效益。其中,僅采購一項,就累計降本251億元。
在研發方面,中國重汽實現從引進、模仿、跟隨向自主正向研發的歷史性轉變。以研發投入為例,中國重汽從2018年的13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37億元,增幅185%,四年累計100多億元,超過之前十年投入的總和。研發人員從2018年的1102人增長到現在的3561人,增幅223%。
研發投入最終都在產品中得到體現。比如,2020年,中國重汽推出的全球首款風阻系數0.37的全新一代高端黃河重卡,吹響向世界一流水平邁進的號角。2021年,研發國內第一輛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黃河”牌雪蠟車服務冬奧會;無人駕駛電動集卡、氫燃料電池重卡在港口等多場景批量應用……一系列創新成果,讓中國重汽走在了重卡行業前列。
新目標:邁向世界一流全系列商用車集團
正確的決策、高效的執行,讓中國重汽用四年的時間走完了十幾年的改革之路,創造了歷史最好的經營業績,實現了向中國商用車領軍企業的重大跨越。
“重組后的2019-2021三個完整年度,中國重汽累計實現營業收入4562億元,較之前的三年同比增長56%;累計實現利潤總額219億元,較之前的三年同比增長110%;累計銷售整車116萬輛,較之前的三年同比增長59%。”譚旭光介紹說,其中,重卡市場占有率從重組前的16.5%提升到今年上半年的23.3%,從國內行業排名第三位躍居到第一位;柴油輕卡市場占有率從重組前的12.5%提升到今年上半年的15%,從國內行業排名第四位躍居到第二位。
對于未來,譚旭光還有更大的目標:2030年,必須實現世界一流全系列商用車集團的戰略愿景。
“我們用4年的時間實現了中國產品領先,要再用3-5年的時間,全面邁向世界一流梯隊,成為世界頂級商用車品牌之一。全系列商用車銷量力爭翻一番。中重卡率先邁向世界一流品牌,在主要細分市場建立領先優勢。輕卡、客車要堅持技術驅動、價值驅動、品牌驅動,加快導入高端皮卡、VAN車。新能源商用車要與同行企業充分協同合作,在燃料電池、純電動、混合動力等領域確保走在行業最前!”譚旭光如是說。
(編輯 上官夢露)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