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飛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近日印發的《銀行業保險業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為銀行保險機構錨定了清晰方向,搭建了有力的政策框架,引導全行業積極投身養老金融服務事業,助力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養老需求。
近年來,銀行保險機構在踐行養老金融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目前已建立較為穩固的養老金融認知架構和服務理念,并逐步拓展產品體系、創新服務模式。然而,做好養老金融是一項較為復雜,且需要常態化持續創新的系統性服務工程,銀行保險機構應以《方案》落地實施為指引,多維度、深層次推動養老金融服務創新,構建起更加堅實的養老金融服務體系。
首先,積極融入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豐富養老金融產品供給。
在基本養老保險領域,銀行保險機構可憑借自身廣泛的網點布局和專業的服務能力,協助社保部門優化收繳和發放流程,讓基本養老保險服務更便捷高效。同時,增強服務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能力,為企業提供定制化年金管理方案,從產品設計、賬戶管理到投資運作,提供一站式服務,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高年金收益。
在個人養老金方面,一方面,加大宣傳力度,讓消費者深入了解個人養老金政策優勢和投資價值;另一方面,推出多樣化產品,如養老儲蓄、養老理財、商業養老保險等,滿足不同風險偏好和收入水平人群的需求。
其次,加大對養老產業金融支持,推動銀發經濟發展。
銀行機構可進一步優化信貸審批流程,針對養老產業項目特點,設計專屬信貸產品,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助力養老社區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豐富股權和債權投資方式,通過參與養老產業項目的股權投資,為企業注入發展資金,推動企業擴大規模、提升服務質量。
保險機構可發揮風險保障功能,開發多樣化養老保險產品,如長期護理保險、健康保險等,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健康保障。此外,通過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特性,為養老產業提供資金支持,實現保險資金與養老產業良性互動。
再次,提升老年群體金融服務水平,增強服務適配性。
銀行保險機構應關注老年群體特殊需求,優化網點布局和服務流程,在營業網點設置老年人專屬服務區域,配備專業服務人員,為老年人提供貼心服務;加強金融科技應用,開發適老化線上服務平臺,簡化操作流程,讓老年人能輕松使用線上金融服務。
在產品設計上,注重產品易懂性和便捷性,避免復雜條款和繁瑣操作,降低老年人的理解成本和操作風險。同時,還應持續性加強對老年群體的金融知識普及和教育,提高老年人金融素養和風險防范意識。
最后,健全內部治理體系,保障養老金融業務穩健發展。
銀行保險機構應建立健全養老金融業務的組織體系,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形成協同效應。健全管理機制,從產品研發、銷售到售后管理,建立全流程管理制度,確保業務合規、有序開展。強化績效考核,將養老金融業務發展質量和服務水平納入考核體系,激發員工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快數字化轉型,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業務運營效率和風險管控能力,為養老金融業務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