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黑龍江訊(記者黃力輝 通訊員高瑞鵬)為服務“藏糧于地”戰略,擦亮“農地銀行”品牌,農發行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富錦支行充分發揮農業政策性金融“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的職能作用,切實加大信貸支持黑土地保護力度。近日,該支行成功獲批農村土地流轉和土地規模經營貸款(項目)4億元,并實現貸款投放2億元,用于支持富錦市農業用地規模化經營項目建設,引政策性金融活水潤澤寒地黑土。
探索金融模式創新,圍繞土地做文章
服務“藏糧于地”戰略,根本在耕地。農發行富錦市支行將支持黑土地保護,助力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作為進一步擦亮農發行“農地銀行”品牌的有效著力點,多次向富錦市委市政府專題匯報,宣傳該支行農地貸款政策優勢,并結合富錦市資源稟賦,提出了先行圍繞農業用地做文章的思路。
在得到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后,該支行按照“融資+融智”原則,幫助相關部門科學合理設計融資方案。
期間,在省市行領導和專業處室悉心指導、幫助下,該支行探索以創新模式支持項目實施。該模式遵循“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原則,將高標準農田建設與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化經營有機結合起來,有效解決了農地項目過多依賴政府投入的問題,突破了以往政府主導融資項目還款現金流依賴財政支撐的瓶頸,實現了政府不負債、企業有盈利,農民有收入、銀行風險可控。
同時,本項目將農業用地統一有序進行流轉,既可以將碎片化耕地連片成塊,推動土地向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集中,還可以為富錦市與北大荒農服開展“墾地融合發展”做準備,通過依托北大荒農服先進的種植技術和設備,采取“半托管”和“全托管”等靈活的方式推進土地托管模式,加快農業生產集約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效增加農民收入。
聚焦提升服務質效,深耕“三農”責任田
在項目評審過程中,省、市分行黨委高度重視,統籌安排,采取集中評審的新方式,建立了省市縣三級聯動“一體化辦貸”的新型機制。
省、市行領導及專業處室人員第一時間深入項目實地,在探索金融模式創新過程中,省行先后兩次召開專題會議,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極大地提高了評審效率;同時要求全行上下以坐不住、吃不下、睡不著的緊迫感和等不起、慢不得的危機感和責任感,加班加點、挑燈夜戰,將謀劃中的項目思路和目標轉化為實際操作、重點突破的具體辦法,切實把政府關于項目的“規劃圖”變為“施工圖”,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項目的評估、審查、審議和審批。富錦市委市政府對該支行優質高效的全方位金融服務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贊揚。
隨著農發行金融活水的及時注入,富錦市農業用地項目得以順利開展。項目建成后,通過土壤改良和田間工程投入,可新增高標準農田面積6000公頃;通過土地流轉可推進1.7萬公頃國用農業用地適度規模化經營,幫助富錦市與北大荒農服開展“墾地融合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同時,也為該支行與政府進一步深入農地項目合作提供了可推廣、可復制的模式和路徑,在助力龍江堅決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中發揮政策性金融骨干作用。
責任編輯:田耿文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