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6月8日訊(通訊員郭迎春)今年以來,山東萊蕪農商銀行堅守支農支小市場定位,在持續加大信貸投放、服務實體經濟的基礎上,將信貸結構轉型作為信貸核心工作,通過“三個持續”,不斷提升信貸資產質量,截至2020年4月末,各項貸款余額較年初增加27.59億元,增速15.65%,零售貸款較年初增加11.46億元,增速20.39%,普惠型涉農貸款較年初增加6.13億元,增速35.81%,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較年初增加8.61億元,增速60.77%。
持續推進貸款投向調整
該行大力拓展零售貸款,全面規范公司貸款,嚴控并大力壓降大額貸款,加快信貸轉型步伐。一是大力拓展零售貸款。堅守“服務三農和實體經濟發展”的初心,回歸“支農、支小”本源主業,把“三農”、沿街商鋪、社區家庭、小微企業市場作為信貸投放的主要陣地,組織開展信貸業務營銷“本源工程”,以農區“整村授信”、城區“網格化營銷”和小微企業“整鎮授信”為抓手,大力拓展信e貸小額信用貸款、家庭貸款、三農新型農業經營貸款和小微企業貸款,不斷擴大農戶、社區居民和小微企業建檔評級、授信和用信覆蓋面,推動零售貸款實現增戶擴面和高質量發展。二是規范公司業務管理。對公司業務實行集中化、規范化、專業化、流程化管理,梳理存量貸款并區分、建立優先類、鼓勵類、支持類、維持類、限制類、退出類貸款臺賬,優先支持符合產業環保政策、經營有保障、還款資金來源充足的公司客戶,進一步強化風險管理。三是大力壓降大額貸款。實施貸款限額管理制度,從嚴制定限額標準,并通過信貸管理系統嚴格管控;建立大額貸款總量控制和監測機制,對融資超過3家金融機構或對外擔保超過3家單位的大額貸款客戶,加大貸前調查、貸中審查和貸后管理力度,切實防范信貸風險;對大額貸款逐戶摸清風險底數,對潛在風險較大的大額貸款按照“一戶一策”原則,從壓縮額度、強化擔保等方面逐筆制定優化措施,穩步壓降大額貸款占比,推動大額貸款風險向小、資產質量向優轉變。
持續推進產品服務創新
一是優化信貸流程。按照“簡化手續、提高效率、方便客戶”原則,對信貸調查、審查、審議、審批流程的各個環節進行不斷調整優化,規范征信查詢、貸后管理和信貸檔案管理流程,客戶貸款基礎資料歸集由線下轉為線上,解決客戶多次往返網點提供資料、簽訂手續等問題,實現了“客戶只跑一趟”,客戶信貸服務體驗不斷提升。二是簡化貸款資料。對紙質信貸檔案資料進一步整合、簡化,將原來的6套客戶申請模板減少到3套,每套模板由原來的5頁精簡整合為3頁,客戶簽字由原來的4處簡化為2處。三是強化產品創新。緊跟客戶需求和市場變化,針對農區、商區、社區、企事業單位不同客戶群體的差異化信貸需求,分門別類建立興農、興商、樂享、幸福四大“金系列”產品體系,實現了信貸產品線上線下、全行業覆蓋。四是暢通申貸渠道。明確了“信e貸、家庭親情貸、一般保證和抵質押”三種辦貸模式,上線運行萊蕪農商銀行“0531-76296668”電話申貸和“萊蕪農商銀行”公眾號微信申貸業務,建立了“網點+手機銀行+電話+微信”四大申貸渠道,創塑了萊蕪農商銀行“貸款不找關系不求人,一個電話(微信)送上門”的信貸服務品牌。
持續推進審查審批質量提升
根據“高風險長流程、低風險短流程”和“做小、做散”的經營原則,對支行行長貸款審批權限進行差別化授權,做到了權責一致、合理適度;以風險防控關口前移為目標,以“協調一致、防范風險、促進發展”為原則,配齊配強信貸專管員隊伍;從解決信貸管理薄弱環節入手,制定出臺各類風控文件,在調查準入環節將“三表一稅一品”客戶經營真實性數據核查項作為風險交叉驗證手段,持續提升信貸精細化管理水平。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