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耿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推動標志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高質量完成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出臺民營經濟促進法。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制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加強監管,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統籌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增加地方自主財力。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打通中長期資金入市卡點堵點,增強資本市場制度的包容性、適應性。
“民營經濟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作用重大。”中央財辦有關負責人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進行解讀時表示,近年來,黨中央在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方面密集出臺一系列重大舉措,政策效果正發揮積極作用。今年前10個月,不包括房地產開發投資,民間投資同比增長6.3%;規模以上私營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比去年同期增速提高2.9個百分點;民營企業進出口額同比增長9.3%,比進出口總額增速高4.1個百分點,占比較去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利好政策頻出,積極因素持續增多。我國金融業積極作為,不斷加大對民營經濟發展支持力度,民營小微企業信貸服務取得良好成績。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用于小微企業的貸款(包括小微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貸款和小微企業主貸款)余額79.8萬億元,其中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2.6萬億元,同比增長14.7%。
“當前,民營經濟發展的積極因素持續增多。”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超介紹,從投資看,前10個月制造業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1.4%,比全部制造業投資增速高2.1個百分點,實體經濟領域民間投資保持良好增長勢頭。從外貿看,前10個月以人民幣計價的民營企業進出口同比增長9.3%。從市場活力看,市場消費潛能正加速釋放,比如,民營經濟占比較高的網絡零售增長明顯加快。
談及金融如何更好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強調,應構建和完善針對民營企業的征信體系和失信懲戒機制,提升民營企業信用基礎水平。同時,加強民營和小微企業基礎管理素質教育與培訓,不斷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
京東經濟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朱太輝介紹,下一步需通過優化信貸結構和創新金融服務,如積極發展供應鏈金融,進一步打開民營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空間。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