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網-云南訊(記者 余連斌 通訊員 桂登云 馬浩楠)從高爐旁默默守護的“無水炮泥”,到工業廢料堆里淘出的“金疙瘩”,建行云南玉溪分行支持民企科技創新,書寫著助一團泥、一堆灰煥發價值的故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該分行新增民營企業貸款5.16億元,成為當地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堅強后盾。
“一團泥”守護大產業
在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云南億豐爐料有限公司實驗室里,負責人劉總展示歷時多年研發的“無水炮泥”。
“別小看這團泥,這款專利產品能在高溫下形成高強度結構,顯著提升材料抗侵蝕性和密封性能。”劉總捏起一小塊無水泡泥,向上門走訪調研的建行玉溪分行客戶經理介紹。
該公司是云南省規模最大的不定型耐火材料高新技術企業,憑借其16項實用新型專利,承擔四川省達州鋼鐵集團、云南玉昆鋼鐵等省內外多家高爐無水炮泥、擋渣棒等耐火材料供給。公司研制的無水炮泥在高溫作用下,結合劑先液化使炮泥變軟,繼而揮發游離碳結焦,使炮泥熱硬并形成高溫結構強度,大幅降低有害物質釋放。
該公司因自有資金相對充足,融資意愿不強。最近,隨著公司新簽約四川達州鋼鐵集團與萍鄉萍鋼安源鋼鐵集團共計1800余萬元訂單,為保證供應時效,淘汰部分落后設備,引入智能生產新設備,隨之原材料采購激增,導致流動資金不足。
“想不到建行貸款這么方便,提交營業執照、公司章程、近1年財務報表、知識產權證書及評估報告等材料后,建行玉溪分行就向公司授信純信用8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劉總由衷稱贊道。
“一堆灰”淘出金燦燦
云南每年產生10萬噸高爐瓦斯灰等含鋅廢料,如果處理不當,既造成資源浪費,同時對大氣、水、土壤將形成危害,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大。在云南易門科源工業固廢物綜合利用有限公司廠區,堆積如山的高爐瓦斯灰等含鋅冶煉廢渣經過“氧化還原附集”技術處理后,搖身變成富含鋅、鉛、銦、鍺等金屬的礦山。
“當初剛建廠時,缺少資金收購高爐廢料,跑幾家銀行都沒能貸上款,最終是建行給我們批了300萬元貸款。20年來,建行不離不棄,一直支持公司在黑灰里淘金。”該公司負責人章總談起與建行緣分時感慨道。
日前,建行玉溪分行再次向這位“老伙伴”伸出援手——通過“抵押快貸”,為公司發放貸款175萬元,支持其運用“多級梯度浮選+磁選”耦合技術選出鐵精粉,使伴生礦產有效分離,提升資源利用率,降低能耗,處理過的廢料可提供給多家建筑材料作為免燒磚原料。
(編輯 曹沛原)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