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郝飛
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青海省分行支持轄內銀行充分挖掘農牧區各類資產資源,創新推出林權抵押貸款、農墾國有農用地使用權抵押貸款和活畜抵押貸款等一系列融資新模式,切實滿足農牧區經營主體多樣化融資需求。
截至2025年3月末,青海全省林權抵押貸款余額4.3億元,農墾國有農用地使用權抵押貸款余額1.4億元,累計發放活畜抵押貸款達19.7億元。
構建新型抵押體系
在傳統抵押模式難以滿足多樣化融資需求的背景下,近年來,青海省銀行業積極探索,通過創新金融服務模式,成功激活“沉睡資產”,構建起新型抵押體系,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青海碳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低碳技術研究、碳資產交易等業務的科技型企業,其核心功能板塊包括零碳經濟服務中心、碳中和技術實驗室兩大部分。此前,該企業生產經營面臨流動資金不足等問題,開發的碳資產尚未形成有效的碳排放權,不符合建設銀行的授信要求。
為此,建設銀行海東分行加強與第三方擔保公司合作,開發碳匯未來收益權及碳指標現/期貨交易收益權質押擔保模式,為該公司辦理碳匯質押貸款業務,發放流動資金貸款300萬元,支持企業碳匯項目開發。這一舉措不僅盤活了企業的資產,還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持。
“感謝建行的支持和幫助,解決了公司流動資金不足問題。”青海碳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此外,民和農商銀行、農發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分行等以青海湖、茶卡天空壹號、祁連山旅游門票未來收費權作為應收賬款質押手段,為相關旅游企業提供19筆貸款,合計11.74億元,推動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
為加快構建多層次、多元化的生態產品金融服務體系,推進青海省實現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的協調發展,中國人民銀行青海省分行聯合相關部門于2024年印發《青海省生態產品金融服務體系建設方案》,從強供給、強產業、強轉型、強保值、強導向等五方面提出13條具體措施,引導全省金融機構對標“五強”行動助力生態保護、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生態補償、生態信用等“五個工程”建設,為守護生態資源、創造生態價值貢獻金融力量。
助力鄉村產業煥新顏
除探索新型抵押方式外,青海省銀行業還積極實踐農房抵押等方式,助力鄉村產業煥新顏。
農業銀行湟源縣支行為和平鄉馬場臺村有資金需求的農戶批量發放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以獎代補惠農貸款。村民謝文環通過農房抵押貸款10萬元,加上自有資金11萬元,搞起了農家樂,如今家庭年收入達10萬元。
像謝文環這樣受益的農戶還有很多,在青海省銀行業的支持下,當地鄉村旅游全產業鏈正逐步形成。
青海省銀行業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成功激活了“沉睡資產”,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未來,這些創新抵押方式的持續推廣和完善將進一步助力青海省農牧區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為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實現添磚加瓦。
(編輯 張博)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