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余連斌
谷雨時節,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富寧縣歸朝鎮蔗苗如海,翠綠的蔗葉在陽光下泛著油光。
“今年春耕時,建行文山分行提供了20萬元‘蔗農貸’,讓我及時換了新品種和滴灌設備,現在苗情比去年好三成。”正在查看甘蔗長勢的蔗農黃文強,一邊擦拭額頭的汗珠,一邊高興地對《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說。
在距離蔗田40公里的云南富寧湘桂糖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智能化壓榨設備晝夜轟鳴。廠房內外的空氣都充滿甜絲絲的味道。作為年產值超2億元的省級農業龍頭企業,該公司相關負責人指著監控屏上的實時數據對記者介紹說:“建行文山分行的4000萬元供應鏈貸款到位后,我們升級了設備,現在出糖率提升1.2個百分點,每天能多榨糖30噸,一季度已累計榨糖超34萬噸。”
由建行文山分行打造的覆蓋種植戶、合作社、加工企業、農資及物流倉儲等全產業鏈條的“蔗糖產業數字金融生態”產融交響樂已然奏響……
在往年的春耕時節,歸朝鎮蔗農常因缺乏抵押物而陷入融資困境。建行云南省分行深入實地走訪調研后,創新推出“蔗農貸”信用產品,依托農業大數據和云南富寧湘桂糖業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建立風控模型,將甘蔗種植面積、收購訂單數據、年產值收入等要素轉化為信用資產,實現資金流、物流、信息流“三流合一”,向農戶、農企提供純信用貸款。截至2025年3月末,建行文山分行已為富寧蔗糖全產業鏈投放貸款超2億元。
“在‘銀行+核心企業+農戶’供應鏈模式驅動下,金融活水精準滴灌、產業價值層層轉化的良性循環已然形成。富寧縣蔗糖產業綜合產值較三年前增長40%,帶動涵蓋富寧13個鄉鎮和周邊縣域近5萬戶農戶人均增收超8500元。甘蔗尾梢等副產品加工項目,更是讓每畝增收300元,全縣甘蔗產業總產值超4.4億元。”建行文山分行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稱。
站在富寧縣糖廠觀景臺眺望,滿載甘蔗的貨車一輛接一輛。這條被金融活水滋潤的“甜蜜”產業鏈正將邊陲小城的資源優勢迅速轉化,“一根甘蔗兩頭甜”的故事仍在延續。
(通訊員高治鈞、李鑫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汪世軍 上官夢露)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