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穎
周三,A股三大指數大幅反彈,集體上漲。重挫之后市場在重要會議的信心提振下迎來報復性反彈,能否持續呢?當前時點如何把握市場機會?已成為各方討論的焦點。
周三(3月16日),A股三大指數午后大幅反彈,集體漲超3%,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漲3.48%,報3170.71點,深證成指漲4.02%報12000.96點,創業板指漲5.2%報2635.08點;兩市合計成交額11920億元,連續第2個交易日突破1萬億元;北向資金凈賣出0.82億元。
消息面上,據新華社報道,3月16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問題。會議指出,在當前的復雜形勢下,最關鍵的是堅持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切實保護產權,全力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全國“兩會”部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個股方面,周三,超4000只個股實現上漲,其中有139只個股漲停,僅有9只個股跌停。
周三(3月16日)漲跌停個股情況:
制表:張穎
值得關注的是,3月16日,香港股市全面爆發,截至收盤,恒生指數漲幅達9.08%、恒生國企漲幅達12.5%;恒生科技漲幅達22.2%。
對于A股今日出現的大幅反彈,機構普遍表示,A股中期向好的邏輯并未改變,短期重要會議提振下,市場迎來大幅反彈,階段企穩預期回升。但多方影響下,市場仍有反復,不追漲下短期回撤中可考慮分批低吸。
銀河證券表示,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萬億元,人均GDP超過1萬億美元,居民財富快速積累,可投資資產規模快速提升,資產配置從實物資產加快向金融資產轉變,權益資產配置需求提升。監管引導機構投資者入市,投資者結構優化,專業機構投資者規模及占比提升,機構化趨勢顯現,深化機構投資者服務是券商打造核心競爭力的著力點。資本市場生態變革環境下,財富管理、機構業務領域優勢券商將具備核心競爭力,財富管理、機構業務是券商中長期優質賽道。
與此同時,基金、私募等機構也表示對后市樂觀的看法。沃隆創鑫投資基金經理黃界峰認為,今日市場情緒顯著修復。大金融及各景氣賽道核心標的雙雙發力,直接刺激是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問題,向市場釋放了良好預期。指數短期風險基本解除,經歷此前連續無序恐慌下跌,諸多績優標的凸顯極大吸引力,隨著高層呵護政策陸續落地,長線資金逐步回流,市場有望在績優景氣賽道帶領下開始新一輪反彈行情。臨近一季報披露窗口期,投資者可逢低積極布局,如新能源各賽道。
方信財富投資基金經理郝心明認為,在外圍市場普遍企穩反彈的同時,A股經歷非理性下跌市場情緒近乎崩潰,悲觀情緒宣泄到極點迎來報復性反彈,后市的反彈可以期待,但是對反彈高度保持合理預期,反彈后中線趨勢依然不容樂觀。
私募排排網研究主管劉有華:今天的上漲是反彈還是反轉,以及上方的空間而言,還需要更多的數據支撐,但是今天的大漲至少在投資者信心方面給了很大的鼓舞,所謂的物極必反,就是今天的走勢,前期非理性的各種極限下跌,是不正常的走勢,市場也會及時得到一定的修復。對于后市,可以多一份樂觀,修復型行情會存在一定的持續性。
熱點方面,景點及旅游板塊領漲,掀起漲停潮;酒店及餐飲、在線旅游、機場航運、電子身份證、智慧政務、證券等板塊表現活躍;重組蛋白板塊領跌,新冠檢測、新冠治療、醫療器械等板塊小幅下跌。
熱點一:旅游酒店崛起飆升逾8% 23股批量漲停
周三,旅游酒店漲幅居首,達8.27%,其中,桂林旅游、眾信旅游、曲江文旅、凱撒旅業、南紡股份、西安旅游、嶺南控股、華天酒店等23只旅游股集體漲停。
據悉,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文化和旅游部等有關部門制定出臺《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將餐飲、零售、交通客運等一并作為重點幫扶行業,推出一系列針對性紓困扶持政策措施,發揮政策集成效應和協同作用。
財通證券認為,疫情后國家各部門陸續出臺多項政策,旨在促進消費,為旅游業中短期內的復蘇和長期的品質化+智慧化+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政策基石和方向指引。
熱點二:券商板塊異動 中銀證券4天3板
周三,券商板塊異動,集體走高。截至收盤,板塊漲幅達5.88%,其中,東方財富漲幅達10.42%,另外,華林證券、中銀證券、廣發證券、國盛金控等紛紛漲停。其中,中銀證券表現搶眼,4天3板。
對此,東北證券認為,2021年證券板塊業績增長穩健,各大券商業績增速亮眼。目前我國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已經到達前所未有的高點,證券行業持續推進財富管理轉型的背景下,券商財富管理能力不斷提升,已經取得明顯成效。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的證券公司2021年度經營數據,2021年全行業140家證券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024.10億元,實現凈利潤1911.19億元。2021年末,證券行業資產管理業務規模為10.88萬億元,同比增加3.53%,尤其以主動管理為代表的集合資管規模大幅增長112.52%達到3.28萬億元。全年實現資管業務凈收入317.86億元,同比增長6.1%。在資本市場不斷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龍頭券商在資本實力、業務布局等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
(編輯 喬川川)
12:19 | 港股新茶飲賽道再增一員 滬上阿姨... |
12:18 | 構建產業互聯網生態系統 萬聯易達... |
11:58 | 艾比森擬向控股股東定增募資不超3.... |
11:33 | 力推ETF定投場景化應用策略 深交所... |
11:33 | 降息落地! |
11:32 | 掘金港股高股息 中銀中證港股通高... |
11:32 | 一季度遇到飲料行業“小年” 嘉美... |
11:31 | 回歸一個吉利!吉利汽車擬私有化極... |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