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北京訊(記者田耿文)近日,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答記者問,并進行解讀。
針對本次財政部修訂出臺《辦法》的大背景、大環境,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一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目前我國在13個糧食主產省份的產糧大縣擴大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范圍。二是農業保險體制機制日趨完善,為今后一段時期發展農業保險提供了根本遵循。三是保險保費規模的快速增長。四是惠及農戶作用不斷發揮。
本次修訂出臺《辦法》,其核心內容是在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工作原則下,優化大宗農產品保費補貼比例體系和地方特色農產品保險獎補政策,促進承保機構降本增效,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確保農業保險政策精準滴灌。
據介紹,《辦法》共八章四十九條,具體內容包括:一是總則。包括制定依據、相關定義和工作原則等內容。主要是在農業保險整體原則的基礎上,修訂增加了專門針對保費補貼工作的6條原則。二是補貼政策。三是保險方案。四是預算管理。五是機構管理。六是保障措施。七是績效管理和監督檢查。八是附則。
上述負責人還介紹,對于大宗農產品險種的保費補貼比例方面,《辦法》一是統一種植業保險保費補貼比例,提高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種植業保險的支持力度;二是維持各地養殖業、森林和涉藏特定品種保險保費補貼比例穩定;三是優化省級補貼比例計算方式,給予地方財政更大自主權。在獎補政策方面,《辦法》作出了較大優化調整,著重突出績效評價導向,對各地分檔獎補,并將獎補政策擴大至全國范圍實施。
同時,《辦法》在承保機構管理、完善數據支撐、健全保障措施等方面,作出了許多既具有開拓性,又符合我國農業保險發展實際的規定。對此,這位負責人表示,本次修訂,《辦法》還有以下幾個需要關注的方面:一是突出資金管理,進一步細化保費補貼工作原則。二是突出降本增效,明確政策性農業保險綜合費用率20%的“紅線”。三是突出數據支撐,發揮全國農業保險數據信息系統作用。四是突出呼應民意,進一步完善相關保障措施。
此外,對于各級財政部門、財政部各地監管局、相關保險公司執行《辦法》時,應當如何做好政策銜接?下一步還有哪些工作要做?
上述負責人表示,《辦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部分地方和承保機構在執行《辦法》時,新舊制度銜接可能涉及以下幾方面事項:一是對于2021年及以前年度的保費補貼資金,按當期有效的政策辦理資金結算等相關事宜。二是為突出績效導向,做好獎補資金分配工作。三是承保機構在制訂保單時,自2022年業務年度起,需按照《辦法》對于保費補貼和承擔比例的要求,載明農戶、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地方財政、中央財政等各方承擔的保費比例及金額,并做好農業保險數據信息共享,相關保單級數據要做到可核驗、可追溯、可追責。
為推動地方財政部門、財政部各地監管局、保險公司等有關方面落實《辦法》相關要求,上述負責人還表示,下一步將開展以下工作:一是組織開展相關宣傳培訓,促進地方財政部門、財政部各地監管局掌握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管理要求,加強保費補貼資金管理,做好保費補貼資金申請、審核、結算、撥付等工作;二是密切關注各有關方面執行中的問題,指導各地和承保機構做好保單級數據管理、綜合績效評價、優化保險方案等方面工作,夯實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基礎;三是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要求,切實履行發展農業保險牽頭主責,從發展方向、制度設計、政策制定、資金保障等方面支持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會同有關方面共同推動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工作提質增效,在保障農戶收益、增強農業防災減損能力、服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責任編輯:李美麗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