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麗
在5·17世界電信日到來之際,我國“雙萬兆”網絡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近日,多地陸續展示其“雙萬兆”成績單:四川已經實現工業園區萬兆光網全覆蓋;廣西在全區14個地市全面開展萬兆光網試點建設;北京實現萬兆全光寬帶規模化發展和萬兆移動網絡深度覆蓋;山東5G-A典型應用場景發布及“萬兆+AI”園區工作啟動。
以5G-A和萬兆光網為代表的“雙萬兆”,已經逐步成為眾多前沿技術及產業發展的關鍵支撐。在智能制造園區,萬兆網絡實現設備全連接,使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在遠程醫療領域,手術直播的普及讓優質醫療資源跨越地理阻隔……
這一信息基礎設施的升級,不僅代表著我國電信技術能力的全面升級與加速領跑、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和人工智能數字底座建設與應用邁上新臺階,也是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契機。
筆者認為,下一步,各地更好推動“雙萬兆”技術從試點示范向規模化商用有序過渡,使其真正成為支撐算網融合創新和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可以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協同發力:
其一,夯實技術底座,突破關鍵瓶頸。
當前產業鏈需重點攻克50G PON光模塊國產化、5G-A毫米波組網等核心技術,建立自主可控的產業生態。各地可以設立“雙萬兆”專項攻關基金,支持企業聯合高校開展太赫茲通信等前沿技術研發,力爭實現核心器件國產化率在三年內的實質性提升。
其二,深化場景融合,培育“雙萬兆+AI”產業生態。
各地可以優先在智能工廠、遠程醫療、直播文旅等領域開展示范應用,如靈活試點“雙萬兆+AI”融合技術,打造“雙萬兆+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在醫療領域支持醫院開展4K/8K遠程手術示教;在文化領域推動8K超高清視頻內容規模化生產,從而形成可復制的商業模式。
其三,完善制度保障,優化發展環境。
目前,產業涉及的相關頻譜政策仍在完善之中,相關資費體系仍不明晰,安全標準也有待統一。對此,各地可以聯合產業鏈探索動態調整6GHz等中頻段資源分配,推行“速率分級+場景定價”新模式,建立端到端網絡切片安全評估機制,通過多維度創新降低使用成本,并以“鏈主”育“鏈長”,打造中小企業創新的沃土。
“雙萬兆”網絡的全面建設,需要各方著眼于前沿技術協同發力,從而推動其真正成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為電信產業升級和數字中國建設注入持久動能。
00:24 | 從“產品出海”到“產業出海” 長... |
00:24 | 麥迪科技:聚焦醫療信息化 打造“... |
00:23 | 國資助力轉型成效顯著 ST目藥將摘... |
00:23 | 國產AI技術加速重構行業格局 快手... |
00:23 | 綠色能源一體化項目全面啟動 大業... |
00:23 | S佳通召開業績說明會 股改事項遭投... |
00:23 | “雙萬兆+AI”雙引擎助推 電信產業... |
00:23 | 三方面協同發力 促“雙萬兆”從試... |
00:23 | 綠茶集團五戰港股終圓夢 餐飲企業... |
00:23 | 上市公司“花式”開展股東回饋活動... |
00:20 | 私募年內平均收益率達2.52% 指數增... |
00:20 | 公募行業火速落實監管要求 首批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