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股不同權、H股+CDR發行、獨角獸概念……小米的眾多標簽隨著遞交申請的那一刻,讓中國資本市場盼望良久的擁抱新經濟成為了現實。6月11日凌晨證監會網站披露了小米集團公開發行存托憑證招股說明書,這意味著小米成功吃上了“螃蟹”,第一個“吃螃蟹”的小米將給后來A股的獨角獸們將提供更多的借鑒和示范意義,從小米披露的招股說明書來看,在發行CDR方面,其亮點不少,接下來我們將對小米招股說明書進行全方位的解讀。
小米CDR招股書公布,新經濟利器登場
6月11日凌晨,證監會披露小米集團《公開發行存托憑證并上市》文件。招股書披露,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為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及主承銷商。至此,小米成為CDR試點的第一單申請。
CDR全稱China Depository Receipts,意為中國存托憑證,由存托人簽發、以境外證券為基礎在中國境內發行、代表境外基礎證券權益的證券。
申請的條件包括: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市值不低于2000億元,或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30億元且估值不低于200億;設立持續經營3年以上,最近3年內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更等。
根據已公布格式內容要求,企業向證監會遞交申請文件,報請證監會核準。公開發行CDR,需要向滬深交易所提出上市申請,交易所審核同意后,雙方簽訂上市協議。[詳細]
6月11日凌晨,證監會官網披露小米集團《公開發行存托憑證》文件。小米擬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中信證股份有限公司為發行保薦機構及主承銷商。CDR 和港股同步發行,不過小米并沒有公布發行基礎股票數量以及基礎股票與CDR之間的轉換比例......[詳細]
6月11日,證監會披露小米集團公開發行存托憑證招股說明書。其中,中信證券為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和主承銷商。招股書顯示,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凈額預計將用作以下用途:研發核心自主產品擬投入資金占比30%;擴大并加強IoT及生活消費產品及移動互聯網服務(包括人工智能)等主要行業的生態鏈擬投入資金占比30%;全球擴張擬投入資金占比40%......[詳細]
小米招股書十大關鍵點、五大看點需注意
同股不同權、H股+CDR發行、獨角獸概念……小米的眾多標簽隨著遞交申請的那一刻,讓中國資本市場盼望良久的擁抱新經濟成為了現實。6月7日凌晨證監會關于CDR的9項政策出齊,同一天遞交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申請,第一個“吃螃蟹”的小米將給后來A股的獨角獸們將提供更多的借鑒和示范意義,從小米披露的招股說明書來看,在發行CDR方面,亮點不少:
1、小米CDR的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擬上市地為上交所;H股上市則由高盛、摩根士丹利以及中信里昂證券聯合保薦。
2、CDR募資主要用于研發核心自主產品擬投入資金占比30%;擴大并加強IoT及生活消費產品及移動互聯網服務(包括人工智能)等主要行業的生態鏈擬投入資金占比30%;全球擴張擬投入資金占比40%。[詳細]
小米集團F10深度解析
記者發現,最令人關注的是小米的營收和利潤情況。之前小米在香港IPO披露了其2017年經營利潤為122.1億元,經調整經營凈利潤為53.6億元,凈利潤為虧損438.9億元。
此次小米CDR招股書開篇“重大事項提醒”,不僅公布了2017年小米凈利潤為虧損438.9億元,還新增加了一個“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39.45億元。值得投資者注意的是,CDR招股書僅在第337-338頁介紹了一次小米“經調整經營凈利潤”為53.6億元。
?證券專家解釋,CDR招股書公布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與港股招股書公布的“經調整經營凈利潤”,兩者主要差異為:股權支付費用算不算非經常性損益,要不要扣除理財產品投資收益和政府補助等。那小米到底賺不賺錢,要看哪個數據才靠譜呢?[詳細]
CDR鋪路助力新經濟 小米未來發展潛力
在擁抱新經濟的浪潮中,中國股票市場發行制度改革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此前的阿里巴巴、騰訊等一批互聯網企業都有意以CDR的形式回歸國內。
業內人士指出,小米爭做首家CDR企業,是雷軍和小米自信的體現,廣大中國普通投資者,也能分享到中國互聯網巨頭發展帶來的成長價值。
有著“互聯網女皇”之稱的瑪麗-米克爾(MaryMeeker)在2018年的互聯網趨勢報告中,列出了全球20大互聯網公司,小米以750億美金估值排名全球第14名。
根據艾瑞咨詢數據,2017年小米收入為1,146.25億元,同比增長67.5%,在收入超過1,000億元且贏利的大型互聯網公司中,就收入增速而言,超過了阿里巴巴、騰訊和Facebook,排名全球第一。[詳細]
小米在CDR招股書中表示,堅持以中國境內證券交易所為主上市地,發行數量最終以證監會核準的CDR發行規模為準。作為CDR第一單,小米的示范作用巨大。接近小米CDR的相關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本計劃凌晨1點見網的招股書,由于各方較為謹慎,凌晨5點多才披露。
此前,小米集團已經于5月3日在港提交上市申請,并將有望成為港股“同股不同權”的嘗鮮者,此次又為CDR探路。從小米CDR招股書與港股招股書,也更能看到小米未來發展的方向。
據小米CDR招股書披露,小米募集資金運用方向主要在三個方面:研發核心自主產品、擴大并加強IoT及生活消費產品及移動互聯網服務(包括人工智能)等主要行業的生態鏈、全球擴張,所占比例分別為30%、30%和40%。此次全球擴張資金所用比例,高于港交所招股書所說的30%。[詳細]
小米CDR招股書披露,報告期間小米智能手機收入分別為537.15億元、487.64億元、805.64億元和232.39億元。據IDC數據,2018年第一季度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同比下滑2.9%的情況下,小米手機同比增長87.8%。
根據港股招股書,截至2017年底,小米占全球消費物聯網市場份額為1.7%,亞馬遜和蘋果均為0.9%。小米鞏固了對亞馬遜和蘋果的領先地位。
小米手機進入了74個國家和地區,在14個海外國家和地區進入了市場前5名。以印度為例,根據IDC統計,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手機市場份額達到30.3%,連續三個季度成為印度第一。近期,小米還正式進入了法國和意大利市場,2018第一季度Canalys調研報告顯示,小米歐洲市場增長率超過了999%,不到一年時間銷量就成為歐洲第四,小米模式正在全球開花結果。[詳細]
小米CDR發行對投資者影響
本期編輯:李波 才山丹 92323919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