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若琳
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聽取“十四五”時期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重大政策舉措匯報,審議《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根據我國人口發展變化形勢,先后作出實施單獨兩孩、全面兩孩政策等重大決策部署,取得積極成效。同時,我國人口總量龐大,近年來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國人口結構、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保持我國人力資源稟賦優勢。
消息一出,“三孩”概念股尾盤集體拉升。個股方面,A股玩具公司高樂股份、嬰幼兒服飾公司金發拉比尾盤漲停,港股兒童用品公司好孩子國際漲幅達30.89%。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放開三孩生育政策有利于提高人口出生率,緩解老齡化嚴重程度,改善人口結構,是個值得點贊的政策,“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生育意愿下降,放開‘三孩’之后能否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還需要觀察,但這至少是鼓勵生育的信號,政策出臺將有利于消費、嬰幼兒用品、教育等行業發展。”
人口老齡化壓力有望緩解
多措并舉方是根本。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三孩生育政策是我國根據人口和經濟形勢發展需要做出的政策調整,體現出我國經濟發展高質量目標要求,而且從第七次人口數據顯示出的人口變化看,人口結構優化的緊迫性增強,這是解決經濟發展后勁的必然要求,特別是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生育率持續走低,人口紅利逐漸消失,難以適應現代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此項政策體現了國家高質量發展的訴求,其意義不僅在放開生育限制,而在于配套政策,即“一老一小”的配套政策跟上,促進人口結構優化和人口資源稟賦的重塑。
“2020年,全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占比18.7%;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064萬人,占13.5%。與2010年相比,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個百分點。按照聯合國的標準,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7%就屬于老齡化社會,達到14%就是深度老齡化社會。”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孫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孫楊認為,社會老齡化程度加深,勞動力供給將不足,增加家庭養老和公共服務負擔,勞動成本會增加,不利于經濟轉型,同時會降低消費需求,降低經濟的潛在增長潛力。
中信證券研報認為,放開“三孩”生育堆積效應可使新出生人數短期提升10%至15%。從經驗來看,“三孩”以上占全部新出生人口的3%左右。預計生育鼓勵政策力度或在未來循序提高,中性預期或在未來十年逐步接近日本和韓國的水平,支出或達到GDP的1%以上,這或許有助于將生育率維持在1.5至1.8的水平。
“三孩”概念股紛紛大漲
“鼓勵生育,首先是要全面地放開,另外需要創造更加包容的社會環境。”允泰資本創始合伙人付立春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那么,三孩生育政策將帶來哪些商機?付立春認為,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三孩生育政策將利好養老、醫療、教育等相關產業,相關公司或得到短期的估值提升,但長期的業績表現仍然需要時間檢驗。
從房地產市場來看,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研究副總監陳文靜告訴記者,三孩生育政策下釋放的新增人口數,無疑將增加住房需求,其中保障性住房未來將發揮更大的保障功能,預計數量將有實質性增加;另外,在住房結構上,面向三孩的住房需求增加,針對戶型、配套功能等方面的要求亦將增多,改善型住房的市場空間將得到進一步拓展。
教育領域,專注于素質教育的豌豆思維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定程度上放開“三胎”意味著用戶增量,對應的想象空間和增長潛力預期會發生明顯變化。在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情況下,啟蒙教育需求或者素質教育需求越來越旺盛。
截至5月31日收盤,受到三孩生育政策影響,相關母嬰概念股表現活躍。例如總部位于中國的國際兒童用品有限公司好孩子國際漲幅達30.89%,Wind資訊數據顯示,該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嬰兒推車供應商;而主要從事健康管理、月子服務的港股上市公司愛帝宮漲幅達到21.67%;此外,嬰幼兒乳制品公司貝因美、中國飛鶴漲幅分別達到8.09%、2.84%;輔助生殖類上市公司錦欣生殖、貝康醫療-B漲幅達17.51%、15.1%。
年內新增41萬家母嬰相關企業
自2015年放開“二胎”以來,中國母嬰類產業市場規模增長迅速。天眼查APP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超209萬家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含“母嬰用品、嬰兒用品”,其中,有近六成的母嬰用品相關企業為個體工商戶。從行業分類上看,超90%的相關企業分布在批發和零售業。
從區域分布來看,廣東的母嬰用品相關企業數量最多,超過27萬家,占全國的13.2%,陜西位居第二,擁有超25萬家相關企業,占全國的12.5%,山東和浙江兩省分別位居第三四位,均擁有超20萬家相關企業。
注冊資本方面,超46%的母嬰用品相關企業注冊資本為0元-100萬元,另有約4.6%的相關企業注冊資本超過1000萬元。
此外,根據天眼查APP數據,近十年來,全國母嬰用品相關企業(全部企業狀態)注冊數量呈穩步增長態勢,其中,2020年全年新增母嬰用品相關企業近93萬余家,同比增長52%。
值得注意的是,以工商登記為準,我國今年前5個月已新增母嬰用品相關企業超41萬家,較2020年同比增長54%。
11:40 | “7天5板”牛股突發利空,開盤跌停... |
10:58 | 穩進提質繪新篇 中誠信托2024年報... |
10:46 | 淘寶閃購上線6天:外賣單日訂單量... |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