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許林艷
越來越多的公司融入鴻蒙生態建設,鴻蒙“朋友圈”不斷擴容。
12月6日,麥當勞中國與華為達成鴻蒙合作協議,正式宣布麥當勞中國App將基于HarmonyOS NEXT啟動鴻蒙原生應用開發。據了解,麥當勞是首批啟動鴻蒙原生應用開發的全球大型連鎖餐飲企業。
此外,還有許多頭部公司宣布開發鴻蒙原生應用的消息。比如,支付寶、釘釘、嗶哩嗶哩、高德地圖、美團等都已啟動鴻蒙原生應用的開發,小紅書甚至已經完成Beta版本開發。
“鴻蒙系統作為華為推出的新一代操作系統,其原生應用在性能、安全性和穩定性方面具有先天優勢,可以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華為云MVP馬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鴻蒙生態規模
不斷壯大
據了解,華為鴻蒙系統是繼安卓、IOS之后的第三大手機操作系統,其設計初衷在于實現跨設備的交互,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萬物互聯”。9月25日,華為宣布全新HarmonyOS NEXT蓄勢待發,鴻蒙原生應用全面啟動,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加速融入鴻蒙生態。
12月7日,支付寶與華為終端宣布合作,基于HarmonyOS NEXT啟動支付寶鴻蒙原生應用開發。支付寶事業群總裁倪興軍表示,雙方的合作將進一步滿足用戶在不同終端、不同場景下享受智慧生活服務的需求。
11月下旬,釘釘也與華為達成合作,雙方將在產業創新、技術應用、商業發展等領域全面合作,并正式啟動“釘釘鴻蒙版”的開發。釘釘將以原生方式適配鴻蒙系統,成為首批加入鴻蒙生態的智能辦公平臺。
“企業陸續開發鴻蒙原生應用,符合國家的數字科技產業政策。未來,鴻蒙有望擴展到物聯網領域,有望受到政策支持。”薩摩耶云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鴻蒙生態正在不斷發展,據華為內部人士表示,截至今年8月份,鴻蒙生態設備數量超過7億臺。談及鴻蒙系統的優勢,馬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鴻蒙系統強調的分布式架構和原子化服務使得應用可以在不同設備之間實現無縫連接和協同。這對于多設備場景下的用戶體驗提升有著重要意義。
“比如,在智慧屏上追劇時,可以用手機控制進度和音量;在平板上閱讀時,可以用PC端繼續瀏覽和編輯文檔。這種跨設備的無縫銜接,是其他操作系統難以實現的。”馬超說。
“預期鴻蒙生態將成為一個多元、開放、共享的生態系統,涵蓋各類應用場景和用戶需求,吸引更多的開發者參與其中,不斷推出創新、優質的應用產品。”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不過,在鴻蒙生態建設過程中,還存在諸多挑戰。“從長遠看,鴻蒙系統的開源和開放,給開發者帶來了更多的機會和挑戰。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應用場景將更加豐富和復雜,開發者需要不斷創新和適應。而鴻蒙系統的開源和開放,可以讓更多的開發者參與其中,共同推動技術的發展和創新。”馬超說。
張孝榮也表示,跨平臺開發、兼容性、用戶體驗優化等方面的問題,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和協作。
上市公司積極布局
相關領域人才需求大
上市公司也在積極融入鴻蒙生態建設。
科藍軟件工作人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為保障客戶移動金融App的鴻蒙原生化改造,公司在2021年已推出《科藍鴻蒙移動金融技術平臺》產品,并于近期完成了NEXT單鴻蒙運行環境改造工作”。
在新興生態建設過程中,人才培育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在當前階段,鴻蒙系統相關人才相對稀缺,因此薪資待遇和發展前景都相對較好。隨著鴻蒙生態的逐步完善,相關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將成為各大企業和高校關注的重點。”Co-Found智庫秘書長張新原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對此,張孝榮也表示,隨著鴻蒙系統的不斷發展和應用場景的拓展,未來鴻蒙系統相關人才的需求將會增加,特別是開發、測試、運維、市場營銷等方面的人才將變得十分緊俏。
當前,有招聘平臺已經發布鴻蒙系統人才招聘信息。51job平臺上,某互聯網頭部企業發布的鴻蒙基建工程師崗位月薪在4萬元至6萬元之間。
華為也在積極推進鴻蒙人才建設。9月底華為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超過170萬人參加了鴻蒙學堂的課程學習、線下活動。華為還和全國300多所高校展開合作,鴻蒙產學合作項目超過140個,已經頒發鴻蒙學堂證書超過7萬張,各類開發者活動累計參加人次超過350萬。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