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鏡茹
近期,AI PC的聲量越來越響。多家品牌廠商發布或展示了旗下搭載AI大模型的終端設備,產業鏈企業亦紛紛披露相關工作進展。
業內普遍認為,2024年有望成為AI PC元年。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告訴《證券日報》記者:“PC短期發展方向是兼容更多的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長期是實現更多人工智能計算。AI普及應用于PC領域有望為行業帶來新活力,提高用戶體驗,相關產業鏈企業也需不斷跟進,尋求創新和突破。”
AI有望推動PC銷量增長
PC日益成AI時代的第一終端。
12月15日,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首席戰略官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對外宣布,聯想集團兩款配有全新AI專屬芯片NPU的聯想AI Ready的AI PC新品于當天正式上市,同步開啟預約預售。
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表示,考慮到整個產業生態有一個逐步成熟的過程,AI PC首先會經歷AI Ready階段,其中芯片架構率先升級到混合AI架構,為其他各類特征的加速落地提供本地算力保障,并加速AI應用創新。
除聯想集團外,亦有部分廠商計劃于明年推出首款AI PC產品。
主板與顯卡廠商技嘉科技宣布,將在2024美國消費電子大展(CES)上展示最新AI超級芯片服務器、邊緣運算及云端原生架構服務器、數據中心先進冷卻設備、自動駕駛車載電腦等產品線。此外,業界預期,華碩、微星等知名品牌廠商將在CES上推出首波AIPC產品。
AI PC的出現將顛覆傳統的PC產業生態,AI技術的深度融合將使PC從“應用為本”轉向“以人為本”。不過,AMD首席財務官胡錦提醒稱,AI應用落地仍需時間,AI加速處理器最早2025年才會推動PC銷量增長。但可以肯定的是,PC市場不斷釋放好消息,表明整個市場趨于穩定。
產業鏈積極布局
目前,有多家相關產業鏈企業已敏銳察覺到AI PC時代即將到來,均表示已關注或正在研發相關產品,并積極布局。
春秋電子認為,AI PC是影響PC行業整體產業發展和用戶使用場景的巨大產業升級,公司正與客戶積極配合,在AI PC產品的研發和生產上加大投入;EC芯片廠商芯海科技則表示,隨著AI技術發展,公司將結合PC性能提升需求做產品研發,關注處理器性能、功耗、內存大小等關鍵指標,賦能國內外個人計算、云計算和邊緣計算領域的創新發展。
此外,也有上市公司緊跟AI發展趨勢,加速產品研發和創新,形成自身拳頭產品。以協同辦公軟件為例,泛微網絡表示,公司“智能小e中間件平臺”產品屬于AI相關產品,主要功能包括AI問答、AI辦公、AI工具等。公司將持續完善該產品,在安全性的基礎上研究各種部署條件并做好和大模型的對接,不斷收集各類型組織信息進行訓練并持續拓展可應用場景。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銀丹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品牌和關鍵零部件供應商對于AI PC的投入將不斷增加,更多深度適配的應用將不斷產生價值,AI PC將更加強調軟件能力與硬件的協調,同時散熱、電磁屏蔽、輕量化等領域也有可能會產生技術突破。”
(編輯 喬川川)
16:59 | 中科星圖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6:58 | 海南機場擬23.39億元收購美蘭空港5... |
16:57 | 永輝超市遵義胖東來模式調改首店開... |
16:00 | 特斯聯發布2024年財報:在手訂單金... |
15:58 | 滬市公司2024年研發投入破萬億元 ... |
15:56 | 低空經濟快速崛起 科創板公司堅持... |
15:55 | 京能置業第一季度實現營收3.15億元... |
15:42 | 中國建筑第一季度營收穩健增長 控... |
15:38 | Momenta與Uber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將... |
15:36 | 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智化重... |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