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包興安
今年以來,我國綠色債券市場快速發展。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綠色債券發行334只,同比增長46.5%,發行規模合計3911.6億元,同比增長97.6%。其中,滬深交易所債市發行綠色債券131只,發行規模合計934.8億元。銀行間市場發行綠色債券203只,發行規模合計2976.8億元。
東方金誠綠色金融部助理總經理方怡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上半年綠色債券發行規模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主要得益于低碳產業的迅猛發展、綠色金融政策和工具的完善以及發行端和投資端的高漲熱情。
方怡向進一步表示,2021年綠色債券創新產品“碳中和債”呈爆發式增長,2022年雙碳和綠色理念持續深化,帶動綠色低碳產業持續發力,綠色金融也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作為綠色低碳產業的直接融資方式,綠色債券因此迎來蓬勃發展。
去年2月份我國創新推出碳中和債,將募集資金專項用于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等具有碳減排效益的項目。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顯示,2021年碳中和債發行247只,發行規模合計2566億元;今年上半年碳中和債發行100只,發行規模合計1191.58億元。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丁臻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綠色債券對推動“雙碳”項目的籌備、促進“雙碳”目標的達成有著重要意義。今年以來,我國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其中不少環保、電力、水利等產業符合“雙碳”目標指引,發展綠色債券能更好地支撐低碳項目推進。
記者注意到,去年以來,多項政策的出臺推動我國綠色債券市場快速發展。2021年4月份,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改委和證監會聯合發布《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首次統一了綠色債券相關管理部門對綠色項目的界定標準,降低了綠色債券發行、交易和管理成本,提升了綠色債券市場的定價效率。去年5月份,中國人民銀行修訂印發《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評價方案》,將金融機構發放綠色貸款和綠色債券業務納入央行金融機構評級,以鼓勵金融機構為綠色轉型提供支持。今年6月初,上交所修訂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司債券發行上市審核規則適用指引第2號——特定品種公司債券》,推出低碳轉型公司債券、低碳轉型掛鉤債券品種。
方怡向認為,隨著綠色金融市場“五大支柱”(即綠色金融標準體系、金融機構監管和信息披露要求、激勵約束機制、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體系、綠色金融國際合作)的進一步完善,市場將更加成熟,債券的綠色價值也將進一步體現。
“交易所和銀行間市場都積極支持綠色債券發展,例如發布碳中和債、低碳轉型債、可持續發展掛鉤債、低碳轉型掛鉤債等創新品種的發行指引,都將有利于進一步加大支持經濟社會的全面綠色低碳發展。”方怡向說。
記者注意到,上半年發行的334只綠色債券中,國企發行了186只,發行規模合計3067.3億元,占比78.4%。
方怡向表示,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是國企和金融機構的責任擔當。而且以國企為主的綠色債券發行人發行綠色債券發行成本更低,可以減輕利息負擔,綠色債券的承銷和投資還有助于提升相關金融機構的監管評級。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謝后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綠色債券發展為我國低碳發展提供了資金面支持。以綠色債券為支點,中國債券市場未來發展前景可期。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