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需要真刀真槍地干,需要真金白銀地投,要形成政策合力和工作合力。”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2月14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提出,健全鄉村振興的多元投入機制。穩步提高土地出讓收益用于農業農村的比例,推動金融機構增加鄉村振興相關領域的貸款投放,重點保障糧食安全信貸資金需求。
推動增加貸款投放
“健全鄉村振興的多元投入機制,主要包括三方面。”唐仁健介紹,第一塊是政府投入。強調堅持把農業農村作為一般公共預算優先保障領域,壓實地方政府投入責任,穩步提高土地出讓收益用于農業農村的比例,將符合條件的鄉村振興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債券支持范圍。第二塊是金融投入。主要是用好再貸款再貼現、差別化存款準備金、差異化金融監管和考核評估等政策,推動金融機構增加鄉村振興相關領域的貸款投放,重點保障糧食安全信貸資金需求。還有一塊就是社會資本投入。這方面要健全政府投資與金融、社會投入聯動機制。“我們經常講撬動,鼓勵將符合條件的項目打捆打包,按規定由市場主體來實施。這個打捆打包,農業農村投資領域經常講,項目是散在千家萬戶、廣大糧田上的,單個項目很少,但是集中起來一個市、一個省、全國量就不小了,為了存貸方便、實施方便,所以要打捆打包。”
建設農業強國的首要任務是要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唐仁健強調,下一步必須多措并舉、綜合發力,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唐仁健指出,在目標上重點是穩住面積、主攻單產、力爭多增產。一是面積要穩住,這是糧食生產的基礎。二是產能要提升。要抓緊啟動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集中必要資源力量和手段,努力推動糧食產能早日邁上新臺階。
在措施上重點強化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物質基礎。一是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嚴格耕地用途管控,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二是強化科技裝備支撐。推動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加快農業科技自立自強,聚焦提高單產,向科技要產量、要產能。
完善農村金融信用機制
專家表示,多元投入機制,首先強調多主體投入,既包括政府投入,也包括社會資本投入,更包括金融支持;其次,文件強調健全多元投入聯動機制,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各投入主體的合力,鼓勵打捆打包,提高投入效率,實現1+1大于2的效應;其三,提出要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按市場化更多投入鄉村振興,用好各種金融政策,并引導信貸擔保業務向三農傾斜,同時發揮“保險+期貨”的作用。
財政部數據顯示,2022年11月,中央財政已經提前下達2023年農業相關轉移支付2115億元,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促進農業強國建設。
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2007年,我國涉農貸款余額為6.1萬億元;2022年末,本外幣涉農貸款余額為49.25萬億元。分析人士指出,商業銀行在監管政策的指引下不斷培育新發展模式,支持鄉村經濟發展的積極性增強,資源傾斜力度不斷加大。涉農貸款規模連續多年攀升,農村金融服務的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明顯增強。
北大荒集團董事長王守聰稱,建設農業強國必須考慮中國農業的經營制度,就是統分結合、雙層經營,既不能一味的分,也不能一味的統,既不能把農民排除在土地之外,又不能讓農民只靠土地。所以要讓農民耕地更省事,更掙錢,還要對土地的經營有決策權。
農業是典型的風險產業,中華聯合保險集團董事長高興華表示,農業抗風險能力將成為檢驗農業強國的重要標準,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必然要求加強農業風險管理。2022年,1.65億戶次農戶和新型農業主體參加農業保險,承保面超過90%。以農業保險為基礎,保險行業開創了“農業保險+信貸”“農業保險+期貨”“農業保險+擔保”等一系列金融模式創新,完善健全了農村金融信用機制,為農村普惠金融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鄉村振興亟需金融支持。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稱,未來綠色種植養殖、循環農業、綠色加工等更多綠色主題理念有望融入涉農基金設計,從而拓寬涉農主題的覆蓋范圍,涉農主題基金或迎發展良機。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