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薌逸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下一階段貨幣政策主要思路方面,報告提出,拓寬保障性住房再貸款使用范圍,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完善房地產金融基礎性制度,助力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受訪專家認為,在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的背景下,今年二季度或將有更多金融支持政策落地落實。展望未來,房地產金融基礎性制度也將逐步建立,與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相適配的系列融資制度有望完善。
支持樓市平穩健康發展
在推動房地產市場回穩的過程中,金融政策發揮了關鍵作用。自去年9月份以來,降準、降息等一系列金融政策為住房消費提供了支持,促進了購房需求的釋放。
《報告》提出,社會融資成本處于歷史低位,3月份新發放企業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同比分別下降約50個和60個基點。
《報告》顯示,3月份,個人住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13%。
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保持低位,持續降低了居民的購房成本,并為房地產市場帶來了積極變化。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房地產貸款余額增加7500多億元,其中新增個人住房貸款創2022年以來單季最大增幅。
在需求端支持住房消費的同時,金融政策也在供給端持續發力,支持存量商品房收購、保障性住房籌建、城中村改造等工作,穩定房地產市場、改善房企資金面。
《報告》在回顧2025年第一季度貨幣政策操作時提及,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繼續用好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激勵引導金融機構支持地方國有企業收購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于配租配售。用好抵押補充貸款,支持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為保障性住房建設、城中村改造、“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提供信貸支持。
自去年創設以來,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為各地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提供了大量資金支持,推動存量商品房“收儲”工作落地。以安徽為例,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以下簡稱“安徽省住建廳”)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合肥、蚌埠等地已收購10279套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和人才租賃住房,其中保障性住房2917套,獲得再貸款銀行授信10.19億元。
進一步完善融資制度
為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未來有關房地產市場的金融支持還將進一步加強。
4月25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優化存量商品房收購政策”。作為存量商品房收購過程中的重要政策工具,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相關政策將得到進一步優化。《報告》提出,拓寬保障性住房再貸款使用范圍。
此前,央行行長潘功勝在國新辦5月7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到,將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從目前的1.75%下調到1.5%。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認為,對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的完善貫徹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充分體現了對保障性住房工作的支持。拓寬使用范圍、降低利率,將讓盤活存量商品房工作在收購主體、價格和用途等方面更加靈活、高效,也顯著降低相關企業使用此類貸款的資金成本。未來各地收購庫存商品房的工作有望加速推進。
此外,《報告》還提出完善房地產金融基礎性制度,助力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推進房地產新發展模式,也需要新的金融支持模式。”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未來推進現房銷售、盤活存量土地及商品房、構建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均需要金融支持。
在前述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云澤表示,將指導金融機構繼續保持房地產融資穩定,有效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強化對高品質住房的資金供給,助力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
在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看來,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是今年房地產領域的重要政策目標,各項金融政策有望繼續加快落實,具體政策主要聚焦城中村改造、高品質住房供給、收購存量商品房等方面。具體而言,針對企業端的貸款支持將不斷加大,助推高品質住房的供給量增加。與個人端高品質住房需求配套的資金優惠政策也有望逐步落地,供需兩端持續發力共同促進改善性住房需求釋放。
20:03 | 潘功勝會見巴西央行行長加利波羅 |
19:55 | 中歐金融工作組第二次會議在比利時... |
19:51 | 榮泰健康: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19:51 | 旗濱集團:第五屆董事會第三十九次... |
19:51 | 旗濱集團:第五屆監事會第三十八次... |
19:51 | 明陽科技:2024年年度股東會決議公... |
19:51 | 中潤光學: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 |
19:50 | 中青旅:2024年年度權益分派實施公... |
19:50 | 永泰能源:5月22日將舉行2024年度... |
19:50 | 行動教育:2024年年度權益分派實施... |
19:50 | 興齊眼藥:2024年年度權益分派實施... |
19:50 | 騰遠鈷業:第四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