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僖 趙彬彬
11月16日,中際旭創發布可轉債預案,擬募集30億元用于建設光模塊業務研發中心及高端光模塊生產基地項目,并補充流動資金、償還銀行貸款。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2020年以來,山東轄區已有10家公司完成發行上市可轉債,用于加碼主業。此外,《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包括中際旭創在內,山東轄區還有6家公司擬發行可轉債,“在路上”。
中際旭創擬發30億元可轉債
中際旭創相關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本次可轉債項目主要是為了滿足公司日益增長的生產、研發及長期發展需求,進一步增強公司研發實力和生產能力,鞏固公司行業競爭力。”
中際旭創全資子公司蘇州旭創是國內光模塊領域的龍頭企業,為云數據中心客戶提供包括100G、400G在內的高速光收發模塊,為電信設備商客戶提供5G前傳、中傳和回傳光模塊以及為城域網、骨干網和核心網傳輸光模塊等應用領域提供高端綜合解決方案。
公司推出此次可轉債的一個背景是,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5G等推動下,光通信市場開始進入高速成長期。
“一方面,持續上漲的流量需求,使得數據中心對數據傳輸能力要求持續提升,光模塊速率需求正由40/100G向100/400G轉變。2020年是400G升級上量的關鍵階段,100G的需求也保持持續增長,數通市場整體需求量將顯著提升。”業內人士介紹,另一方面,5G整體起量,也進一步提升了對光模塊的需求。工信部的數據顯示,我國5G基站正以每周新增1.5萬個的速度增長。未來國內5G基站的總數將超過500萬個。
據市場研究公司YoleDéveloppement測算,2019年光模塊的市場規模已達到約77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增至177億美元,2019至2025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5%。
前述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光模塊行業保持快速增長。通過本次可轉債募投項目,將進一步壯大公司研發實力,加速公司高端產品量產進程,幫助公司在市場競爭中搶得先機。
魯股債市狀況基本穩健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2020年以來,山東轄區已有10家A股上市公司發行的可轉債陸續上市,合計募集資金約167.99億元,用于加碼主業。2019年度,山東轄區共有7家公司可轉債上市交易,合計募集資金約49.95億元。可以看出,無論是發行可轉債的公司數,還是整體發債規模,山東轄區2020年度都較去年有一定幅度的提升。
具體來看,山東轄區今年已發行上市可轉債的10家公司,從事化工材料行業的就有3家。其中,濱化股份發行的24億元可轉債擬全部投資于“碳三碳四綜合利用項目”,有望為公司帶來遠期業績增量;道恩股份將此次募資3.6億元中的2.6億元都用于建設道恩高分子新材料項目,即年產12萬噸熱塑性高分子新材料工廠,以此鞏固提高公司市場地位;齊翔騰達近年來持續加碼布局主業,于今年9月15日在其MMA項目一期項目產出合格產品的同時,29.9億元可轉債正式上市。而此次公司發行可轉債用于建設的“70萬噸/年丙烷脫氫制丙烯(PDH)項目”,將進一步完善公司碳三產業鏈布局,助力公司實現長遠健康高質量發展。
此外,孚日股份、歌爾股份、藍帆醫療、家家悅、聯誠精密、龍大肉食、魯泰A等公司可轉債年內陸續上市,募資加碼各自主業。其中,藍帆醫療可轉債募資為其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迅速布局健康防護手套等項目提供了有力支持。
從業績上看,今年前三季度,上述10家公司均實現盈利,道恩股份、藍帆醫療、龍大肉食、歌爾股份今年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均超100%。
統計數據顯示,魯股今年發行上市的可轉債表現優秀,位列上市首日漲幅前十位的達到3只,分別是歌爾轉2、龍大轉債、藍帆轉債。其中,歌爾轉2首日漲幅達59%,龍大轉債、藍帆轉債同為41%。當然,可轉債的表現與正股密切相關,已發行可轉債的10家魯股中,如歌爾股份、藍帆醫療、家家悅等近期股價出現波動,相應可轉債價格也受到一定影響。
此外,截至目前,包括中際旭創在內,山東轄區今年還有陽谷華泰、華泰股份、瑞豐高材等6只魯股發布了可轉債預案,相關發行工作已在推進中,未來表現值得期待。
此外,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山東轄區還有山東路橋、魯信創投、兗州煤業等上市公司于年內發行了公司債,晨鳴紙業、華電國際、浪潮信息等9家公司于年內發行了超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類型的信用債。截至目前,山東轄區A股上市公司今年各類債券的發行規模合計已超千億元。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