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潔
3月26日晚間,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達”)發布2023年度經營業績情況。
具體來看,2023年,中國信達綜合經營業績保持穩健。報告期末,總資產規模1.59萬億元,歸屬于該公司股東權益1928.2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46%;報告期內,實現歸屬該公司股東凈利潤58.21億元;歸屬該公司股東綜合收益總額70.7億元,同比增長125.1%。主業優勢持續穩固,不良資產經營板塊總資產9135.50億元,收入總額444.02億元,在集團總資產、收入總額中的占比分別為57.3%、58.3%。風險抵御能力不斷增強,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1.78%、16.49%、18.02%,較上年末分別提升0.80個百分點、1.01個百分點、0.77個百分點。
2023年,中國信達堅守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定位,促進金融風險緩釋化解,深度參與重點領域風險化解。一是做強做優金融機構不良資產主業。2023年,中國信達收購銀行不良資產近300批次,收購規模超1800億元,同比增長56%,保持公開市場領先地位;處置回收現金超630億元,同比增長23%,創近7年來新高。二是積極參與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2023年,收購79家地方中小銀行不良債權總額890億元,同比增長199%。三是多措并舉助企紓困。2023年,聯合產業投資人,助力一批企業通過破產重整重獲新生,涉及有色金屬、鋼鐵、農業等行業。四是促進金融與房地產良性循環。積極穩妥參與房地產風險化解,持續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2023年,參與房地產風險化解項目47個,帶動1300億元項目復工復產,預計可保障近4萬套商品房交付,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加快推進“三大工程”建設,發行全市場首單城中村改造ABS,助力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與此同時,中國信達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中找準發力點,著力當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
科技金融方面,2023年,中國信達服務高新技術企業168家,累計提供資金支持超280億元,助推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綠色金融方面,中國信達聯合國家電投成立50億元“電投信能”基金,是公司首支獲得“E-1級ESG基金”認證的新能源產業基金,目前已在新疆、江蘇、江西等省份落地風光電站項目72個,裝機量合計2.57GW。普惠金融方面,中國信達旗下南商中國加大對普惠金融、小微企業客戶金融服務支持,貸款余額和客戶數量實現雙增。養老金融方面,中國信達關注養老客群日益多元的養老金融需求,切實增強養老客群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數字金融方面,2023年,中國信達投產上線新業務系統,在業務場景覆蓋、流程流轉、功能完整性、操作體驗性方面進行集中式優化,賦能業務、風控、員工、客戶的效果逐步顯現。
此外,中國信達持續鞏固差異化競爭優勢,深化客戶中心戰略,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在協同發展方面,中國信達綜合運用信達“金融工具箱”,為客戶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綜合解決方案,2023年金融服務業務收入占比42.5%,稅前利潤占比65.2%。其中,南商銀行總資產、收入總額分別為5024.88億元、219.73億元,同比增長4.18%、49.67%;信達證券實現A股上市并入選滬深300指數樣本,總資產、收入總額分別為779.03億元、51.46億元,同比增長18.46%、10.18%。
11:40 | “7天5板”牛股突發利空,開盤跌停... |
10:58 | 穩進提質繪新篇 中誠信托2024年報... |
10:46 | 淘寶閃購上線6天:外賣單日訂單量... |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