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2年券商在一年時間內發布研報數量超過19萬份。在這19萬分研報里偶爾也會夾雜幾篇“風水研報”,或打擦邊球的“奇葩”研報,此類“玄學預測”的研報往往能快速攻占朋友圈。不過,這些博眼球的違規研報也會很快被監管盯上并被列入“黑名單”。
由此可以看出,一方面,監管層對于券商研報的監督指導一直沒有放松,并且越來越細致;另一方面,券商的研究報告同質化現象明顯,能依靠高質量“研值”出圈的報告數量太少,這也暴露出券商研報在審核、發布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面對監管的重視以及行業發展、競爭的需要,提升研究報告質量和合規管理也成為券商的工作重點。筆者認為,想要在十幾萬份的海量研報中“出圈”,高質量的內容是第一要素。
舉個例子,就在前幾天,兩位研究宏觀經濟的知名經濟學家在線上就“如何看待中國的債務問題”進行了長時間的辯論,很快就吸引了幾萬人觀看。有網友表示“不同的聲音太珍貴了”、“大咖們的頭腦風暴,干貨滿滿”。
不難發現,投資者們是“識貨”的,市場期待有深度的觀點、高質量的研究內容。投資者表達關注的過程,也是進行理性、獨立思考的過程。隨著資本市場改革的深入,上市公司數量和行業領域不斷增加,這不僅給券商研究提供了更多話題,也對行業的研究服務能力提出新的挑戰。
另外,建立科學合理的分析師考核體系非常重要,通過這一途徑可以引導分析師的執業行為,從而提升研報質量。據筆者了解,目前券商對分析師等研究人員的考核主要由合規展業、客戶評價、傭金派點、工作量和研究報告質量等指標構成。實際上,此前,分析師參加外部評選獲獎情況也被作為考核依據,當時就存在分析師拉票、發表博眼球的觀點和“奇葩”研報的現象。
在證券業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各項主營業務都在逐步回歸“本源”。券商的研究工作也應是如此,應當遵循客觀、專業、審慎的原則。聚焦經濟金融形勢、資本市場和行業發展等研究,同時也要充分發揮行業的影響力,在引導市場預期、傳遞正能量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11:40 | “7天5板”牛股突發利空,開盤跌停... |
10:58 | 穩進提質繪新篇 中誠信托2024年報... |
10:46 | 淘寶閃購上線6天:外賣單日訂單量... |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