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麗
“人工智能+”行動大幕拉開,成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詞。
一頭連著數字經濟發展大局,一頭連著行業變革與創新,“人工智能+”既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引擎”,也是產業和消費升級的“助燃劑”。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各產業縱深發展,點燃引擎、激活動力呢?
首先,應激發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在提升牽引力、支撐力、驅動力上下功夫。AI迭代的核心是研發實力和創新能力。因此,要形成政府引導、科研機構及企業加強研發的合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的持續突破,夯實新質生產力發展支撐力,并不斷提升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其次,應激發“人工智能+”產業動力,進而為改革注入“根”和“魂”,為發展疏通“經”和“脈”。“人工智能+”的實踐意義體現在“+”,將真正推動AI與各行各業、實體經濟全面融合。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也應緊密圍繞實體經濟需求展開,著力跨越大模型等核心技術與產業應用落地存在的鴻溝,提升產業附加值。
此外,還應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切實解決即將迎來爆發式增長的大模型等新興領域的人才缺口。培養和引進一批具備創新思維和跨界融合能力的數字化人才,以股權激勵等措施完善人才體系,為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堅持“邊發展邊治理”的原則,構建全面有效的人工智能監管與治理框架。注重建立涵蓋法律法規、倫理規范、技術標準等相應健全的治理體系,保障AI技術的合規性、安全性和可持續性,為AI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具體實施階段,可以選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行業和產業進行試點示范。例如,在制造業領域,推動AI技術在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的應用,提升智造水平與生產效率和質量,因時、因地制宜激活新質生產力。
“人工智能+”的活力源自實踐。立足現實、展望未來,只有讓人工智能更好地融入各行各業,才可以為數字經濟發展注入更強大動力。企業應緊抓機遇,夯實根基,推動AI與產業的縱深融合,激發澎湃動力,為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