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穎
周五,A股三大股指震蕩回落,悉數下跌,北向資金凈賣出超20億元。煤炭行業表現穩健,一度逆市上漲。后市A股將何去何從?
回顧本周三大指數的走勢來看,上證指數期間累計跌4.05%,深證成指期間累計跌4.74%,創業板指期間累計跌6.04%。
從申萬一級行業看,今日,31個行業全部下跌,煤炭和銀行等行業跌幅較小,均不到1%,分別為0.59%和0.75%。汽車、農林牧漁、建筑材料、基礎化工、電力設備和綜合等行業跌幅居前,均超4%。
漲停板方面,10月28日,有27只個股漲停,87只個股跌停。從漲停個股看,有12只漲停股,股價已連續上漲3個交易日以上。行業方面看,計算機(5只)、機械設備(4只)、醫藥生物(4只)、輕工制造(4只)等行業漲停股居前,均在4只及以上。
表:今日收盤漲停個股情況:
制表:張穎
對于近日的市場表現,壁虎資本風控張哲銀認為,當前A股悲觀預期已經反映在市場走勢中,多數行業都在自身歷史估值中位數以下。總體來說,目前股票投資性價比都處在比較高的位置,但不是說馬上就能漲,而是拉長時間周期來看,股票已經具有較高性價比。
對于后市,排排網旗下融智投資基金經理夏風光認為,近期市場延續弱勢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以上證50為代表的大藍籌個股輪番殺跌,因為,三季報總體情況不理想,不少傳統價值股出現了增收不增利。二是,配置型外資的流出,這部分外資的倉位主要是集中在大藍籌個股上。三是,本周以來資金成本抬升。場內逆回購利率從1.5%上升到2%以上。從估值角度來看,A股處于10年來的底部區域。藍籌股的殺跌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從年初以來的補跌,利空情緒釋放后,A股在年底出現翹尾行情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明澤投資創始人董事總經理馬科偉表示,無論是接下來的六個月,還是未來三年的維度看,國內經濟及股票市場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都值得堅定投入。
操作方面,渤海證券認為,下周海外將進入到美聯儲議息會議的關鍵時點,其會否預示未來加息步伐的放緩將成為市場關注點。國內方面,基本面的筑底回升,為市場長期走勢奠定基礎。短期雖因為外資等因素出現一定波動,但考慮到風險溢價已到極具性價比階段,因此建議投資者立足長遠進行長期機會的把握。行業配置方面,建議關注基建投資和制造業設備更新領域的投資機會,如地下管廊、醫療設備、新基建等板塊。此外,還可關注信創、半導體、軍工等板塊的主題性投資機會。
亞翔集成4連漲
10月28日,熱門股亞翔集成漲停,截至收盤,報12.45元,連續4個交易日實現上漲,累計漲幅達13.7%。
公司三季報業績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8億元,同比增加19.4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681.83萬元,同比增加276.74%。每股收益0.31元,每股凈資產5.10元。
股東人數變化方面,截至2022年10月20日,公司股東人數18589戶,上期(2022-10-10)為18286戶,變動幅度1.66%。
公開資料顯示,公司主營業務為IC半導體、光電等高科技電子產業及食品醫藥、云計算中心等相關領域的建廠工程提供潔凈室工程、機電工程及建筑工程等服務,包括潔凈廠房建造規劃、設計建議、設備配置、潔凈室環境系統集成工程及維護服務等。
煤炭行業表現穩健
10月28日,煤炭行業表現穩健,收盤跌幅達0.59%,跌幅較小。其中,潞安環能沖至漲停。
對于煤炭行業的投資機會,國盛證券分析認為,展望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上半年,我們覺得煤炭行業依然具備極好的投資機會。一方面,目前煤炭企業估值水平普遍在5倍-7倍左右,外加高現金流帶來的高比例分紅共同鑄就了較強的安全墊;另一方面,四季度經濟延續穩中向好局勢,可以預期今年四季度或將是煤炭消費的最旺季。煤價大概率延續偏強運行態勢。外加煤炭市場雙軌運行,煤企高盈利的穩定和持續性遠超預期,外加高現金流帶來高比例分紅回饋股東,煤企勢必會迎來價值重估,堅定看好。強烈推薦煤炭轉型先鋒華陽股份。堅守核心資產,看好高長協占比、高分紅煤企的估值修復,重點推薦:中國神華、兗礦能源、陜西煤業、中煤能源。焦煤首推山西焦煤、潞安環能、平煤股份。
(編輯 喬川川)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