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任世碧
11月1日,換電概念板塊企穩反彈,截至收盤,其整體漲4.43%,跑贏上證指數(漲2.62%)。個股方面,通合科技、愛仕達、奧特迅、開普檢測、許繼電氣等5只概念股漲停,盛弘股份、英可瑞、易事特、萬馬股份也分別大漲12.78%、10.12%、7.48%、7.09%。
與此同時,當前市場主力資金也在積極布局換電概念股。11月1日,換電概念板塊整體呈現主力資金凈流入態勢,合計吸金4.77億元。其中,許繼電氣、通合科技等2只概念股主力資金凈流入均超1億元。
換電模式的發展與政策息息相關,2020年以來換電模式利好政策持續加碼,換電產業迎來加速發展。2020年4月份,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通知》,要求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同時為鼓勵“換電”等新型商業模式創新發展,對采取“換電”模式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不執行30萬元限價要求,換電模式得以快速發展;2021年10月份,工信部發布《關于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將11個城市納入換電試點范圍;2021年11月1日《電動汽車換電安全要求》實施,這是換電首個通用的國家行業標準,有利于提升換電行業的標準化程度,促進換電模式發展。
近期,全國各地紛紛推出換電政策紅利。10月31日,三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三亞市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建設方案》提出,以社會運營領域為突破口,聚焦“公務、巡游、網約、租賃、物流”等應用場景,打造三亞換電車輛推廣樣板工程,試點期內換電車輛推廣4500輛,其中社會運營領域3500輛,私人領域1000輛。9月29日,上海市發改委等10部門印發《上海市鼓勵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發展扶持辦法》提出,支持高水平換電站示范建設;對港口、物流、環衛、出租車等特定公共服務領域的換電站給予設備補貼支持。
對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排排網財富公募產品運營經理徐圣雄表示,換電對于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至關重要,換電具有較多的優點,能夠降低購車成本,增加消費者出行的便捷度,換電還可以利用峰谷電價差降低充電成本,解決充電難的問題。但換電也面臨部分安全隱患、電池標準不同等諸多問題,而電動車換電安全要求的正式實施,解決了換電模式無標準可依的問題,有助于推動換電行業發展。
東興證券在綜合各地規劃后預計,“十四五”期間換電站數量將迎來爆發式的增長,換電設備市場規模將實現超10倍增長,年均復合增速可達122.30%,市場空間預估超5500億元。
在政策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車換電滲透率逐步提升,換電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根據中國充電聯盟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份,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換電站1762座。省級行政區域內所擁有的換電站數量前十的分別為:北京市、廣東省、浙江省、江蘇省、上海市、山東省、四川省、河北省、湖北省、吉林省。換電運營商主要有蔚來、奧動新能源和杭州伯坦,分別運營著1160座、494座和108座換電站。
可以看到,換電概念板塊上市公司盈利持續改善。同花順數據顯示,在49家換電概念板塊上市公司中,16家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32.65%;上述49家換電概念板塊上市公司中有22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44.90%。
作為“聰明錢”的QFII也提前布局了部分換電概念股。統計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上述49家公司中,積成電子、英威騰、愛瑪科技、數源科技、萬馬股份、金智科技等6家公司獲QFII新進持有,合計持股市值3.57億元。
在換電概念板塊的投資策略方面,金鼎資產董事長龍灝對記者表示,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換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進了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方式,目前已有多家企業進入換電賽道,未來的成長發展潛力較大。建議關注換電產業鏈中擁有的快換系統、充電系統及動力電池技術的龍頭企業。
浙商證券表示,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是新能源汽車大規模發展的基礎,“十四五”期間公共充換電設施建設有望提速,建議關注:1.第三方充換電服務運營商:寧德時代、協鑫能科、特銳德、萬馬股份;2.充換電設備供應商:億嘉和、科士達、麥格米特、瀚川智能、博眾精工、山東威達、易事特;3.整車800V高壓零部件供應商:欣銳科技。
表:11月1日漲幅超5%的充換概念股
制表:任世碧
(編輯 孫倩)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