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以來,券商板塊持續表現強勢,一度成為帶動指數上攻的主要力量。其中,領漲龍頭如國聯證券自上周一以來累計漲幅接近20%,12月5日該股成功封住漲停。
雖然股價回暖,但券商行業今年以來整體業績不盡如人意。中國證券業協會日前發布的證券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經營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140家證券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42.42億元,同比下滑16.95%;實現凈利潤1167.63億元,同比下滑18.90%。
從主營業務收入來看,僅有證券承銷保薦、投資咨詢業務實現了同比增長,經紀業務、信用業務、資產管理業務均有不同幅度下滑,而自營業務則成為券商營收最大的“拖累”。今年前三季度,140家券商實現證券投資收益(含公允價值變動)560.49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064.04億元近乎“腰斬”。
前三季度營收凈利雙降
Choice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有13家上市券商營業收入超百億元。其中,中信證券穩居第一,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98.22億元,中國銀河、國泰君安、華泰證券、中信建投證券排名分列二至五位。此外,營收過百億元的券商還包括中金公司、海通證券、申萬宏源、廣發證券、招商證券等8家券商。
不過從營收增速看,僅有7家上市券商實現營收同比增長,東吳證券以36.4%增速居首,中信建投證券、華安證券排名分列二、三位。
凈利潤方面,2022年前三季度,共有19家上市券商歸母凈利潤超過10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8家。其中,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位居前三。
從凈利潤增幅看,僅有光大證券、方正證券兩家實現正增長。多家券商凈利潤降幅超50%,其中不乏頭部券商。
投行業務“腰桿硬”自營業務“拖后腿”
從主營業務看,今年前三季度,140家券商僅證券承銷保薦、投資咨詢業務收入實現正增長,共實現證券承銷與保薦業務凈收入446.03億元,同比增長7.22%;實現投資咨詢業務凈收入42.25億元,同比增長14.81%。
券商投行業務表現亮眼,主要受益于前三季度IPO規模上升。開源證券非銀團隊統計顯示,2022年1至9月,A股IPO規模達到4863億元,同比增長30%;債券承銷規模達到82472億元,同比增長1%。前三季度IPO業務改善帶動投行業務收入同比增長。
而其他主營業務營收均有不同幅度下跌。其中,自營業務下滑幅度最大,成為今年以來拖累券商業績的主要原因。今年前三季度,140家券商證券投資收益(含公允價值變動)為560.49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064.04億元下降47.32%。
Choice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共有9家上市券商自營收入出現虧損,僅有華林證券、光大證券等4家上市券商自營業務凈收入實現同比正增長,而這幾家券商凈利潤增幅排名都位居前列。
此外,140家券商共實現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含交易單元席位租賃)收入877.11億元,同比下滑12.36%;實現資管業務收入201.95億元,同比下滑8.05%;實現利息收入473.35億元,同比下滑2.01%。
從收入結構看,今年前三季度,經紀業務取代自營業務,成為占營收比重最高的主營業務,140家券商前三季度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占總營收比重為28.83%。而在2020年、2021年同期,自營業務在券商營收中占比最大。
明年券商盈利或回暖
今年以來受市場波動影響,券商業績整體承壓,明年是否會觸底回升?
國泰君安預計,2023年券商行業盈利將回暖,其中,投行業務具備競爭優勢的中小券商的盈利增速更快。國泰君安表示,三大因素驅動投行業務具備競爭優勢的中小券商2023年實現盈利超預期增長:一是2022年低業績基數疊加低風險偏好使得明年券商將具備較高的增長確定性;二是受益于全面注冊制將落地,投行業務將迎來更高增速;三是更大的自營業務業績彈性。
中信證券認為,今年以來,證券行業估值和機構配置規模出現顯著下降,板塊估值接近歷史低點。但從長期看,行業發展趨勢穩定,換手率、股權融資規模、公募管理規模等核心指標持續攀升,券商資產質量顯著改善,資本市場改革圍繞“開源”“降費”兩條主線持續推動行業成長。展望未來,在證券行業持續走向頭部集中的趨勢下,在財富管理和國際化等藍海市場積極布局的券商有望實現突破式發展。
展望2023年,開源證券非銀團隊表示,隨著宏觀經濟和外部流動性環境邊際改善,股市邊際向好,券商盈利反轉可期。具體來看,券商大財富管理長邏輯仍在,波動行情下券商加大財富管理轉型;投行業務延續成長性,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以衍生品為核心的機構業務相對穩定,ROE較高且利潤貢獻明顯增加。
19:03 | 重慶信托:2024年信托業務實現凈利... |
19:02 | 微信“五一”數據報告:假期微信支... |
17:39 | 五糧液以“和美文化”再啟百年世博... |
17:34 | 2024年上市公司薪酬榜出爐 000415... |
17:32 | 國內首個氣候準則征求稿面世 助力... |
17:02 | “五一”假期前三天入境游客使用支... |
16:59 | 中科星圖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6:58 | 海南機場擬23.39億元收購美蘭空港5... |
16:57 | 永輝超市遵義胖東來模式調改首店開... |
16:00 | 特斯聯發布2024年財報:在手訂單金... |
15:58 | 滬市公司2024年研發投入破萬億元 ... |
15:56 | 低空經濟快速崛起 科創板公司堅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