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 劉尚希
非常高興來參加這個論壇,特別感謝證券日報給我提供這么一個學習的機會。剛才聽了各位領導的致辭,還有各位專家的發言,對我很有啟發。我覺得資本市場這個話題,一直很熱,而且經久不衰,到底怎么樣發展中國的資本市場,剛才各位專家都提出了高見。但是我在關注資本市場,把資本市場放到國家的發展當中來觀察,放到全球來觀察,放在整個金融體系中來觀察,那么這個資本市場到底怎么發展。
我到這里來其實是學習,我在這里發言,我不是來分享我的見解,更多的是提出我的一些困惑和疑問。
還有像金融一直倡導的是市場化,但是市場化的導向是非常明確的,同時就看到市場化的進展也總是不盡如人意,這是為什么?金融應該是最市場化的,但是恰恰金融從整個體系來看,市場化的程度可能還不如商品市場,如果拿商品市場做一個對比,我覺得商品市場的市場化程度最高,但是金融市場的市場化程度為什么遲遲不能達到商品市場的水平,是不是金融或者資本市場有眾多的利益相關者,我們要審慎推進它的市場化。
還有我們一直強調法治化,從長遠來看,法治化和行政化它們之間的關系應當怎么來處理,我覺得這些問題也是需要去考量的。即將進入“十四五”,開啟中國發展的新征程,那這些問題都需要從長期的視角來考慮,而不僅僅是從眼前去討論,從技術的層面,從微觀的層面,我覺得討論這些問題,可能不一定有結論。
思考這些問題,我想不能忽視兩個趨勢,這兩個趨勢會改變我們的金融生態,也會改變資本市場。哪兩個趨勢?第一個趨勢就是數字化,數字化大家都知道,被稱之為數字革命。有的認為數字化僅僅是工業革命的第四次技術革命,我認為這么去理解數字化,可能有點低估了它的價值、作用和意義。
我認為數字化帶來的這一場數字革命,應當放在農業革命、工業革命,平起平坐的位置上去看待它。因為數字革命在不斷顛覆工業化時代所構建的諸多不確定性,在不斷的顛覆工業化時代構建的規則和秩序,也在顛覆工業化時代所建立的各種各樣的組織,像企業、金融,其實在數字化的條件下都發生了巨變。但是我們對這一認識,可能還是有進一步深化的。因為這種顛覆是來得如此之快,以至于我們感覺難以適應,這一份顛覆來得如此之快,可能我們更多的看到是其中的風險,忽視了其中的創新。
其實這種顛覆本身就是一種創新,創新總是有失敗的,創新僅是伴隨著風險,就像一個新生兒的誕生,總是伴隨著痛苦,伴隨著常人難以忍受的一些東西。那我們怎么樣去看待呢?我覺得這個都是需要我們重新去認識的。這意味著這種變化需要我們傳統的理論,傳統的觀念,甚至傳統的思維方式,都需要與時俱進。如果用傳統的理論,傳統的觀念,傳統的分析框架來看待數字革命所帶來的顛覆,所帶來的這種創新,所帶來的這種新的構建,那么很可能把它視為異化的東西。
所以我覺得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風險,不是技術本身,不是快速的技術革命,而是我們的觀念,我們的認識,能不能跟得上?所以在這種條件下,我們怎么去看待數字化對金融,對資本市場所帶來的這種深刻的影響,這對市場主體,對投資者,對所有的市場參與者,還有政府的監管部門,政策的制定者等,都是一個嚴峻的挑戰。我覺得這個挑戰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我們現在恰恰進入了一個高速運行的社會,高速變化的一個時代。用一個學術一點的概念來講,就是解構確定性的速度,遠遠高于構建確定性的速度,就是原有的規則、持續在不斷的快速打通,而建立新的規則,新的持續速度要慢得多,那么這個時候各種不確定性,公共風險就會暴露出來。
我覺得我們現在對創新,對風險,對構建這些問題,都需要重新去認識。
數字化對金融帶來的沖擊是前所未有的,這就叫數字金融,或者叫金融數字化,金融的模式,金融的業態,包括融資的方式,都在發生深刻的變化,這種變化毫無疑問會引發出巨大的不確定性和由此帶來的公共風險,我們怎么看待它,我覺得對中國金融的發展,對金融科技的發展,我們看待它的態度就變得至關重要。所以這個趨勢我覺得帶給我們的不是簡單的一個技術的創新。因為數字化它會顛覆我們的組織方式,不僅是經濟數字化,社會數字化,政府也會數字化,但現在出現了一個現象,就是政府的數字化要慢于市場的數字化,我們在制定政策,在進行監管的時候,我們的數字化的水平,智能化的水平,數字進行的應用程度,可能跟市場相比,是有相當大的差距,以至于我們在控制風險的能力和手段上,可能現在還跟不上,這一點要承認的。這個趨勢怎么評價,對我們帶來多大的影響,它的深刻性、長遠性、全局性和戰略性,怎么評價都不為過。
第二個趨勢是經濟金融化,經濟的金融化這種趨勢也是非常明顯的,對經濟的金融化怎么看待,有的認為經濟的金融化是要遏制的,有的人認為經濟的金融化是自然而然會產生的,就像市場化一樣,當然會有邊界,但是要人為的遏制它,可能就會帶來負面作用。但是,我國經濟的金融化確實出現了一些難以理解的現象,比如一方面金融業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是一個金融大國,但是在另一方面看,我們的金融又存在各種各樣的抑制,突出表現在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上,長期難以得到解決,這成了政府的心病,實際上也成了廣大中小微市場主體的心病,畢竟在市場主體中中小微企業,工商個體戶在市場主體中占95%以上。
面對95%以上的這種融資的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很顯然這是一個揪心的問題,所以我們一方面金融業發展很快,但是另一方面,這種廣大的市場主體,融資難和融資貴依然解決不了,這從資本市場發展的角度來看,現在資本市場是為哪一些市場主體服務,這是大家心里有數的。
這兩種趨勢,一個是數字化,數字革命的這種趨勢,再一個是金融化的趨勢,金融化不僅僅是經濟的金融化,而是財富在金融化,社會在金融化,甚至財政也在金融化。這個金融化可以說我們的貨幣政策越來越結構化,這本身就表明財政也在金融化,就是一些財政的職能,可是由貨幣政策來擔當行使的,當然這是一個更加廣義的話題。
金融化的這種趨勢,這種現象,它背后催生的動力就是風險社會,我這里不展開說了。風險社會在一個風險的環境中,所有的財富,所有的資產,都要尋求一個安全的管理,那誰來提供,實際上就是金融。所以過去說金融是金融風險,金融就是融資,其實現在金融的功能,包括資本市場更多的所謂財富提供一個安全的場所。因為現在在這種風險社會,財富不增值,可能就意味著貶值,這一風險成為一個重要的參照性,在定價、資產負債等很多問題上,都是以風險作為基準來考慮,以至于我們定價的機制,實體定價機制都發生了變化。
這兩大趨勢所帶來的這種顛覆性的影響,就意味著我們很多問題需要重新認識,要重新去定義什么是資本,什么是金融,什么是直接融資,什么是間接融資,金融脫媒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那我們對市場本身的這種相互融資,過去我們認為的商業信用怎么去認識,怎么去看待,這都需要我們深入去研究的問題。
總之,我覺得現在是一個創新的時代,實際上也是一個風險的時代,是一個構建的時代,同時意味著也是一個重新定義的時代。挑戰和機遇都是前所未有的,我覺得只有順應這個大的時代的潮流,才能構建起中國的強大的資本市場,真正服務我們國家的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謝謝大家!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