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寬松”成為2019年全球市場關鍵詞之一。2019年,美聯儲開啟了十年來的首次降息進程。不僅如此,2019年全球已有逾30家央行宣布降息。市場人士預計,2020年全球貨幣寬松料持續,股債匯、大宗商品等大類資產可能繼續洗牌。
全球寬松釋放流動性
以“降息+擴表”組合為代表的貨幣寬松基調,成為2019年美聯儲的政策底色。2019年7月,美聯儲實施了十年來的首次降息,并在9月和10月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議息會議上連續降息。在三次降息后,聯邦基金利率共下行75個基點,至1.5%-1.75%區間。
不僅如此,面對9月回購利率突然飆升,回購市場突現“美元荒”,美聯儲祭出雪藏十年的回購操作,加大對市場的“放水力度”。此舉讓美聯儲的“縮表”計劃戛然而止,重新擴大了資產負債表規模。據分析,僅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的回購,就可向市場注入5000億美元的流動性。
與此同時,歐洲央行也推出寬松“套餐”,降息、量化寬松(QE)等舉措紛紛落地。
2019年以來,全球已有逾30家央行宣布降息,不僅包括上述發達經濟體,也包括俄羅斯、印度、印尼、土耳其、巴西等新興經濟體。“在這次全球寬松潮里,美聯儲降息既不是開始,也不是結束。”民生證券研究院首席宏觀分析師謝運亮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中國人民銀行以自身經濟為主,通過中期借貸便利(MLF)、期限逆回購、“全面降準+定向降準”等舉措釋放流動性。“全球部分央行降息,給我國貨幣政策保持靈活彈性創造了空間。我國貨幣政策可以更加聚焦國內,在穩健的前提下更加靈活,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應對經濟下行壓力
綜合市場人士觀點,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是全球央行紛紛訴諸貨幣寬松政策的主要原因。
溫彬表示,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為穩定經濟增長,很多國家紛紛重啟貨幣寬松政策。“實際上,以美聯儲為代表的主要經濟體央行,過去兩年的貨幣政策是趨于‘正常化’的。美聯儲啟動加息并連續九次加息,同時開始‘縮表’。今年開始,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的影響,以美聯儲為代表的主要經濟體央行紛紛采取降息舉措應對。”
謝運亮表示:“美聯儲連續三次降息的原因在于,受減稅效果衰減等因素影響,2019年美國設備投資、庫存周期、商品出口等重要指標不斷下行,經濟增速放緩很明顯。”
標普全球評級首席經濟學家保羅·格林沃德表示,今年以來,面對疲弱的增長和低通脹,全球很多央行紛紛訴諸“保險式”降息,積極落地寬松政策。從經濟周期角度看,美國經濟衰退基本每十年出現一次,目前美國經濟擴張期已持續十年多,理論上處于“高危期”,也是美聯儲重啟寬松政策的因素之一。
大類資產輪動洗牌
全球央行掀起的降息浪潮,利好多數大類資產。“寬松政策對當前的全球經濟增長起到一定提振作用。在重啟寬松背景下,股債匯、大宗商品、黃金等都表現出比較不錯的投資收益。數據顯示,今年股債匯和大宗商品投資收益高于過去十年平均收益率,這與貨幣環境寬松有一定關系。”溫彬說。
2020年,流動性寬松潮還能否繼續?什么資產能脫穎而出?
在業內人士看來,明年仍有一定寬松空間。“明年經濟形勢仍受全球需求總體疲弱等因素影響,全球經濟復蘇面臨壓力。考慮到比較沉重的債務負擔,很多經濟體的財政政策對經濟的刺激空間有限,可能會更多寄希望于貨幣政策,發揮貨幣政策穩增長的作用。”溫彬說。
謝運亮預計,全球寬松潮大概率會延續。2020年上半年,在經濟和利率下行預期不斷發酵下,債市表現或強于股市;下半年,隨著大類資產輪動效應再次發揮,股市表現或強于債市。以黃金為代表的貴金屬資產,有望繼續延續慢牛行情,在全年取得較好收益。
溫彬表示,2020年債券市場還會取得不錯收益。匯率方面,美元會大概率繼續走軟,日元、英鎊等貨幣可能會升值。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價值更加凸顯,繼續看好2020年黃金走勢。展望2020年,A股市場會出現結構性、主題性的投資機會。特別是在一季度和二季度,如果經濟開始回升,會對周期性行業帶來機會,科技、消費等板塊仍有配置空間。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