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在八百里秦川腹地,西安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數智“秦腔”愈發響亮。
5G-A網絡覆蓋地鐵八號線“飛馳”在數字環線、文旅AI一鍵換裝穿越千年、低空天網織就全國智能航線……從地下交通到低空經濟,從數字文旅到智能制造,前沿技術加速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產業發展的方方面面。西安正以數智創新重塑千年古都的產業版圖,形成特色產業集聚效應,以“秦川數智創新策源地”為支點,輻射西部創新走廊。
這一產業圖景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深??萍嫉刃屡d產業安全健康發展。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深入西安,探尋產業創新發展的密碼。
算力聚鏈成勢
走進雁塔人工智能創新發展中心,有序排列的服務器機柜發出低沉的運轉聲。這個擁有500P算力的國家級平臺,計算能力達到每秒50億次半精度浮點,相當于250萬臺高性能計算機同時運算。其不僅是西部首個大規模人工智能算力集群,也是西北地區乃至全國普惠算力的重要“源泉”。
“這里不僅提供算力支持,更是一個創新孵化、產業聚合平臺,算力使用率達90%。”雁塔人工智能創新發展中心首席運營官張云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雁塔智算大模型訓推一體化平臺的“即租即用”模式,將企業算力成本降低30%以上。雁塔人工智能創新發展中心吸引中科昇騰(西安)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企業入駐,成為212家企業及院校的“智能大腦”。
在這里,產業聚合效應形成強力輻射。雁塔人工智能創新發展中心通過與西安高端制造產業園、集成電路設計基地聯動,已推動數十個人工智能項目在交通、網聯汽車等領域落地,培育多家專精特新企業和準上市企業……當前,其正與國家超算互聯網平臺聯合開展DeepSeek系列模型適配工作。
以雁塔人工智能創新發展中心為核心,西安正構建“一核多園”的產業布局。數據顯示,該中心周邊人工智能產業帶去年產值突破百億元。
搭架構、定政策、繪圖譜……聚焦AI產業發展,西安提前部署算力,西咸新區大數據基地等算力網絡與延安華為云、商洛秦嶺云等節點協同,構建起覆蓋通用計算、超級計算、智能計算的立體化算力矩陣。
人工智能底座的構建,正是智能產業集群“加速跑”的根基。“以優勢產業聚鏈成群,我們力爭2026年實現人工智能(大數據)產業鏈規模突破千億元。”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新興產業集群崛起
AI正加速融入西安的交通、文旅、航空等各個產業。
清晨的西安地鐵8號線木塔寺站,通勤人群川流不息。站廳內,5G-A網絡的藍色信號燈有節奏地閃爍著,為地鐵注入數字活力。“地鐵八號線全線部署5G-A 3CC技術并與AI深度融合,不僅為乘客提供高速網絡體驗,更催生出智慧出行新生態。”中國電信西安分公司云網規劃建設部工程師李達剛如是說。他手持終端屏幕上顯示的下載峰值速率突破了4Gbps。
作為全國首條全線覆蓋5G-A 3CC網絡的地鐵環線,這條“地下信息高速公路”正吸引通信設備商、車聯網企業在智能網聯汽車等更多場景進行研發。
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也在悄然改變著空中“交通樞紐”。走進新建成的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聯合運控中心,記者被眼前巨大的智能化大屏所吸引。75個智能化系統打通6400項數據,成為機場的“中樞”。
機場三期建設指揮部5G專網高級項目經理吳尤駿手指輕觸屏幕,無人行李車的藍色軌跡瞬間出現。他說:“結合云、AI算力等技術,我們建成了全國民航業首張5G專網,實現20多項‘5G+’應用場景部署,讓機場運行更高效。”
據悉,機場群智能化場景正在持續孵化。這樣的數字化場景,正在這座千年古都遍地開花,特色產業與生態經濟的融合路徑愈發清晰。
“請幫我換上唐代仕女裝。”在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游客只需語音指令,AI系統就能實時生成古裝形象并投射到AR屏幕上。
陜西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旗下陜西云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產品總監黃徽川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公司與雁塔人工智能創新發展中心、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等產業鏈各方聯合創新,開發了數字人導覽、AI旅拍換裝等多款應用,為景區拓展智慧文旅場景。
AI也在生命科學領域派上大用場。在西安交大二附院走廊里,記者看到銀白機身的“云跡”機器人靈巧避讓行人,臨床營養科主管劑師石洋解釋:“這是AI配送員,1分鐘就能把營養液精準送到床前。”此外,人工智能企業與醫院聯合研發的AI影像診斷等正出現在更多智慧醫療場景中,并建立起龐大的醫療數據集。
眼下,西安多個新興產業集群正在崛起。截至目前,西安依托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已經形成以信息技術、生命科學、新能源等為主導的產業鏈,輻射并帶動周邊新材料、先進制造等產業集群創新發展。
以西安為核心,陜西產業集群亦加速起勢。去年印發的《陜西省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6年)》明確提出,到2026年,建成3個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打造智能算力、智能機器人、智能無人機、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軟硬件等5個產業集群,人工智能(大數據)產業鏈規模突破千億元。
“西安智能集群輻射效應增強,有力推動周邊多地協同創新。”陜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寶通表示,數字經濟已經成為陜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跨界融合破難題
數智化與新一代通信技術的蓬勃發展,正為多個新興產業注入強勁動力。然而,在產業與數智新技術的融合中,需要突破多重瓶頸。
在西安翱翔小鎮,一張覆蓋全國的“智能低空天網”正在徐徐展開。記者了解到,在低空經濟蓬勃發展的同時,仍然存在部分飛行活動和經營主體各行其道,以及應用場景碎片化、數據不共享等問題,嚴重制約產業的標準化、規?;l展。
“發展好低空經濟,需統籌解決好安全、效率、成本三大問題。只有管得住才能放得開。”西安科為航天科技集團(以下簡稱“科為集團”)董事長周曙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科為集團聚焦低空經濟和無人機產業,全力推進全省智能仿真創新聯合體、陜西無人機產業創新聚集區建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據了解,陜西無人機產業創新聚集區已招引落地無人機整機企業7家、無人機配套企業近30家,初步形成包括基礎研究、研發制造等環節的低空經濟和無人機全產業鏈生態。
“基于‘基建+智能’‘文化+科技’的融合創新,我國多地正在形成特色產業集群效應。比如,低空經濟等產業在融入AI等新技術后,呈現出智能化、網絡化和數據驅動的新特征,但同時也面臨技術融合復雜度高等難點。這需要產業鏈加強跨領域技術協同,探索技術集成、安全保障的可行路徑,為全面推廣積累經驗。”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說。
自主可控筑高地
數智“秦腔”的“唱響”,也離不開產業鏈持續攻堅自主可控技術。
西安因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因諾科技”)便是自主創新生態體系中的一員。作為西安無人機產業鏈“鏈主”企業之一,公司自主研發的“無人機+無人機場+后臺軟件”智慧空基飛行機器人,是國內唯一的行業端到端工業級無人機平臺。
“該平臺已經完成多個業務場景的鯤鵬、昇騰適配工作,應用于裝備無人化、能源巡檢數字化等領域,可以實現無人值守狀態。”因諾科技總經理辦公室主任張馳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陜西電子長安計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計算”)也在加速探索國產化替代路徑,并已進入鯤鵬、昇騰、麒麟生態圈。
“公司創新產品已經進入交通、金融等多個領域,將持續為各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提供自主創新、安全高效的超強算力、通信支撐。”長安計算科技負責人如是說。
“通過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的深度融合,新型特色集群將成為多地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西安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秘書長靖鋒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在充滿活力的創新生態中,西安的創新產業集群蓬勃發展,推動區域經濟的巨輪破浪前行。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