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蘇詩鈺
2月11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舉行切實加強疫情科學防控,有序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秘書長叢亮在會上介紹,目前,從全國情況看,除湖北外各省(區、市)正在逐步復工復產,特別是關鍵醫療物資、能源、糧食、交通物流等重點領域企業均已陸續開工。
數據顯示,2月10日,口罩企業復工率已超過76%,防護服企業復工率為77%,全國重點監測的糧食生產、加工企業復工率為94.6%,煤礦復產率57.8%,電力、天然氣和成品油供應充足,民航、鐵路、水運運輸網絡正常運營。
就如何處理好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之間的關系,叢亮表示,隨著疫情防控工作進入關鍵階段,要做好“兩條線”作戰的準備:“一條線”是抗擊疫情前線,主要任務是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防止疫情進一步蔓延。“另一條線”就是經濟發展前線,主要任務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降低疫情帶來的影響,特別是要為抗擊疫情前線提供充足的“武器”和“彈藥”。這“兩條線”都很重要,互為支撐,缺一不可。
叢亮表示,雖然復工復產可能出現大規模人員流動和聚集,存在疫情進一步擴散傳播的潛在風險。但是,如果不復工復產,短期內將影響疫情防控所需的醫療物資供應,長期來看各類生活物資也面臨短缺風險。這樣的防控措施是不可持續的,也難以達到戰勝疫情的目標,最終受損害的是人民群眾的利益。所以,在“兩條線”作戰的前提下,我們要:一方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這是復工復產的基礎和前提。通過分批有序錯峰返程返崗,分級分類提升快速篩查能力,加強重點人群隔離和病例收治,指導企業認真落實各項防疫要求,有助于確保不因復工復產出現人員大規模集中流動、出現不同人群間的交叉感染、出現更大規模的疫情爆發。
叢亮表示,另一方面,促進企業有序復工復產,這是保障疫情防控物資需要的必然要求。指導各地結合實際,根據不同地區的疫情情況分類施策。要按照科學、合理、適度、管用的原則,制定分類復工復產方案,做好交通運輸組織保障,推進全產業鏈協調運行。因為整個經濟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可能某一個鏈條卡住,經濟的運行都會出問題。提高公共服務的保障能力,解決疫情防控時期的用工原料、資金防控物資不足的問題,讓企業能夠心無旁鶩地復工復產,促進經濟社會平穩運行。
國新未來科學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徐光瑞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逐步復產復工對抗擊疫情、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三點作用。一是有助于疫情所需物資的供給和保障,在做好復工前疫情防控各項準備工作的基礎上,應加快疫情防控急需和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企業開復工。二是有助于穩定經濟發展預期,當前疫情已經進入到攻堅階段,前期積累的成果需要鞏固、出現的新問題需要及時解決,健康、有序的復產復工有助于緩解大眾的緊張情緒,逐步將社會關注點重新帶回到發展的軌道上。三是有助確保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穩增長仍然是當前經濟發展的主旋律,基建、制造等領域的有序復工復產對經濟發展將起到托底和支撐作用,新基建的發力有助于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徐光瑞表示,可以從兩個方面幫助企業解決疫情防控和開復工中碰到的實際問題。一是堅決貫徹落實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等各部委以及各省出臺的支持企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文件,構建企業復工復產問題處理平臺,確保措施執行到位,有監管、有反饋。二是從金融、交通、財稅等各角度全方位推動具備條件的行業企業盡快復工復產,優先推動保障疫情防控、能源供應、交通物流、城市運行、醫用物資和生活必需品及其他涉及國計民生的企業復工復產,推動重大項目和重大工程盡快復工復產。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需要通過恢復交通和物流暢通,提供必要的防疫物資支持,加大金融紓困緩解企業流動性壓力,以及切實減輕企業稅費負擔等措施,幫助企業正常復工。總體上看,當前各級政府要重點支持那些對抗擊疫情及國計民生具有重要影響的行業企業盡快復工,增強交通、防疫等的公共產品供給,并在復工靈活度等方面給予企業一定自主權。
18:12 | 宇瞳光學:目前經營情況正常 |
18:12 | 裕同科技:公司主要原材料為白卡紙... |
18:12 | 裕同科技:目前公司從國內直接出口... |
18:12 | 云南鍺業:目前公司碳化硅項目已完... |
18:12 | 云南鍺業:目前公司自有礦山儲量并... |
18:12 | 云南鍺業:鍺晶片主要用于空間衛星... |
18:12 | 浙江世寶:公司目前轉向產品沒有在... |
18:12 | 浙江震元:公司定增項目尚在推進中 |
18:12 | 中兵紅箭:截至2025年4月30日股東... |
18:12 | 中電港:公司iCEasy商城經營正常 |
18:12 | 中國武夷:公司旗下中武電商公司的... |
18:12 | 中國中鐵:公司暫時未有黃金資源礦...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