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重要內容,股權激勵這一市場化的中長期激勵方式得到越來越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響應。
據上證報資訊統計,截至12月28日,今年以來有27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實施了股權激勵計劃,與2020年的22家相比,呈加速趨勢。
縱觀今年推出或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業績考核目標呈多樣化特點,部分公司較為嚴苛的解鎖條件彰顯了極強的業績增長信心。同時,激勵覆蓋的人群面寬窄不一,部分公司推出“普惠性”激勵計劃,為長期增長奠定基石。
低基準配上高增速
截至12月28日,今年以來有56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發布與股權激勵相關的公告。其中,26家公告股權激勵計劃草案,另有27家公告已實施,還有3家股權激勵計劃獲國務院國資委批準。
在以凈利潤為核心考核目標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中,中國鋁業、烽火通信等6家公司要求連續3年扣非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長率超30%。
以中國鋁業為例,根據公司12月22日公布的股權激勵計劃草案,以2020年扣非歸母凈利潤為基準,2022年至2024年,扣非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長率應分別不低于110%、75%、60%。已知中國鋁業2020年扣非歸母凈利潤3.93億元,那么相應的2022年至2024年扣非歸母凈利潤應不少于17.33億元、21.06億元、25.76億元。
20億元左右的扣非歸母凈利潤目標,對處于景氣周期的中國鋁業而言,只是“小菜一碟”。作為中鋁集團旗下控股子公司,中國鋁業是全球最大的氧化鋁生產供應商,主營產品包括氧化鋁、電解鋁和碳素等,業績波動較大,具有較強的周期性。2021年,受需求復蘇及鋁價上漲影響,中國鋁業業績迎來爆發,前三季度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高達71.26億元,同比增逾45倍,創2008年以來新高。
同樣是以2020年業績為基準,烽火通信又是另一番模樣。烽火通信12月15日公告完成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授予登記,業績考核方面,要求以2020年扣非歸母凈利潤為基準,2022年至2024年復合增長率不低于43%。受疫情影響,烽火通信2020年扣非歸母凈利潤只有0.62億元,不及2019年的十分之一。
高要求彰顯充足信心
和部分公司在推出股權激勵計劃時選擇一個較低的業績基準年度不同,中國中鐵選擇了高業績基準年度和高目標增長率。
中國中鐵12月14日公告稱,其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獲國務院國資委批準。回顧激勵計劃草案,考核目標為:2022年至2024年扣非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不低于10.50%、11.00%和11.50%,且每年不低于同行業平均業績水平或對標企業75分位值水平;以2020年為基準,2022年至2024年扣非歸母凈利潤年均復合增長率均不低于12%,且每年不低于同行業平均業績水平或對標企業75分位值水平;2022年至2024年均完成當年度國務院國資委經濟增加值考核目標。
2020年,中國中鐵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218.36億元,創上市以來新高,扣非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10.17%。
光大證券表示,中國中鐵考核目標以2020年為基準,且扣非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的考核目標逐年邊際提升,體現公司對發展和業績增長的信心。
中國中鐵是集勘察設計、施工安裝、工業制造、房地產開發、資源礦產、金融投資和其他業務于一體的特大型企業集團,主營基礎設施建設。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7679億元,同比增長11.86%;凈利潤206億元,同比增長13.07%。除了基建業務,公司旗下礦產資源銅、鈷、鉬等資源儲量豐富,盈利情況良好。
國電南自也選擇了高業績基準年度和高目標增長率。國電南自12月28日晚公布的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顯示,考核目標要求以2020年業績為基準年度,2022年至2024年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速不低于20%,資產現金回報率分別不低于16%、16.8%、17.5%,且上述兩個指標均不低于對標企業75分位值。
敢于制定這樣的考核條件,來自公司近年來快速成長的底氣。主營電網保護及自動化類產品的國電南自是智能電網板塊領軍企業,而電網改造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國家政策重點關注。國電南自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56.49億元,同比增長29.11%;凈利潤9024.96萬元,同比大幅扭虧。
普惠性為高成長添動力
12月24日晚,功率半導體龍頭華潤微推出了上市以來首份股權激勵計劃。根據激勵計劃草案,公司擬向1300名員工授予不超過1506.98萬股股份,約占草案公告時公司總股本的1.14%。授予價格為34.1元/股。
業績考核方面,要求2022年至2024年歸母凈利潤較2018年至2020年歸母凈利潤均值的復合增速,分別不低于25%、26%、27%,且不低于對標企業50分位或行業均值。
受益于芯片業的高景氣度,華潤微2019年以來業績增長迅猛,2020年歸母凈利潤較2019年翻倍,2021年高增長勢頭依然強勁。雖然業績考核要求的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速較為穩健,但更大的亮點在于此次股票授予的普惠性。
本次授予對象中包括公司董事及高管,核心管理、技術和操作人員等。董事、高管只占據了授予股份的2.164%份額,技術研發骨干占比高達50.284%,顯示出公司對技術研發人員的高度重視。
15:26 | 江南布衣“源于雪域 絨于自然”探... |
15:10 | 普洛斯中國一季度運營穩健 |
14:25 | 斯凱奇宣布同意被3G資本收購 預計... |
14:20 | 年營收首破千億元 四川長虹加速AI... |
11:40 | “7天5板”牛股突發利空,開盤跌停... |
10:58 | 穩進提質繪新篇 中誠信托2024年報... |
10:46 | 淘寶閃購上線6天:外賣單日訂單量... |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