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邢萌
最近,席卷全球的ChatGPT熱潮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視,北京市率先表態“支持頭部企業打造對標ChatGPT的大模型”。
2月13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的《2022年北京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白皮書》提出,2023年要全面夯實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底座。支持頭部企業打造對標ChatGPT的大模型,著力構建開源框架和通用大模型的應用生態。
“ChatGPT基于大規模語言識別和學習模型開發,已經形成了可用的產品和初步成型的商業模式,商業場景的應用領域廣闊,是目前最接近強人工智能的應用。”薩摩耶云科技集團創始人、CEO林建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北京的人工智能產業基礎較好,在算法、算力以及人工智能的人才儲備方面占據優勢,相關產業發展規劃具有很強的可行性。
北京人工智能領先優勢突出
ChatGPT開啟新競爭賽道
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現象級應用,ChatGPT充滿巨大的想象力和發展空間,微軟、谷歌等科技巨頭紛紛布局AIGC領域,人工智能產業有望引發新發展浪潮。
“ChatGPT有望在人工智能革命的下一階段扮演中心角色,依托千億級大模型GPT-3與長年訓練,ChatGPT的自然語言理解能力與語言輸出能力遠超同類產品,打開了市場對AI對話場景及相關產業的巨大想象空間。”工信部新基建重大項目評審專家、北京郵電大學科技園元宇宙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陳曉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作為全國人工智能產業的領航者,北京長年保持人工智能領先優勢,此次產業規劃中著重強調ChatGPT,或將開辟城市級人工智能競爭的新賽道。
上述白皮書顯示,截至2022年10月份,北京擁有人工智能核心企業1048家,占我國人工智能核心企業總量的29%,數量位列全國第一。核心區域產業集聚能力全國第一,已經形成了全棧式的人工智能產業鏈。
無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吳琦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ChatGPT的爆發凸顯了北京在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和底層技術方面的不足,這不僅需要資金、人力的大規模投入,更需要營造鼓勵創新、善于創新的社會氛圍和營商環境。因此,進一步鞏固和夯實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基礎,北京急需加快在以ChatGPT為代表的AIGC領域進行頂層規劃和政策布局,加大對于相關企業的支持力度。
林建明分析稱,ChatGPT通過技術迭代升級有望取得更大突破,但進一步的研發需要更多資源投入,對大數據和算力要求很高,中小型企業難以承受如此高的成本,頭部企業更有實力牽頭,帶動行業構建開源框架和通用大模型的應用生態建設,吸引中小科技企業參與產品和商業模式創新。
國內龍頭企業競相布局
資本市場助推產業發展
事實上,北京人工智能產業規劃也迎合了市場發展的需要,不少國內頭部企業正大舉進軍AIGC行業,加大對類ChatGPT應用開發力度。
公開資料顯示,互聯網大廠方面,百度旗下類ChatGPT產品“文心一言”將在今年3月份完成內測并向公眾開放;阿里達摩院類ChatGPT產品已處于內測階段;京東云將推出產業版ChatGPT—ChatJD;騰訊在相關方向上已有布局,專項研究也在有序推進。上市公司方面,科大訊飛、漢王科技等龍頭企業亦在相關方向進行布局。
陳曉華表示,受限于技術、基礎投入和監管等問題,互聯網大廠能否在短時間內如期推出匹敵ChatGPT的大模型仍有待時間考驗。但不可否認的是,ChatGPT帶來的是生產要素的改變,龍頭企業紛紛融入此類技術并結合自身場景優勢推動新一輪產業創新與升級,加速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邁入新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資本市場在培育人工智能龍頭企業、促進產業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4日,A股共有303家人工智能相關上市公司,IPO募資總額達2364億元,總市值達4.28萬億元。
對于如何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功能促進產業發展,吳琦表示,應加快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優化市場基礎制度體系和服務功能,支持符合條件的人工智能企業特別是細分賽道優質企業上市融資,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滿足企業多樣化融資需求。同時,加快直接融資服務和產品創新,支持人工智能企業通過員工持股、股權激勵等吸引高端人才,支持私募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等為相關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19:17 | 豪恩汽電:公司已成立深圳市豪恩機... |
19:17 | 橫店東磁:公司有在關注各類光伏+... |
19:17 | 三聯虹普:公司將繼續聚焦主業,持... |
19:17 | 三聯虹普:公司經營數據的變化主要... |
19:17 | 沈陽機床:截至4月20日公司股東人... |
19:17 | 唯科科技:公司高度關注并積極推動... |
19:09 | 極米公益電影院項目持續推進 助力... |
19:04 | 浩豐科技:通過AI技術創新構建智能... |
19:04 | 中金公司發布《2024年度社會責任暨... |
19:03 | 河北雄安雄極未來智能機器人產業投... |
19:02 | 步步高商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 |
19:02 | 阿里旗下丹鳥物流注冊資本增至約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