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敏 見習記者 熊悅
當前,國內養老體系面臨替代率下行壓力,養老金體系存在結構性失衡等問題,發展養老“第三支柱”意義重大。
5月21日,在2023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數智時代的養老金融”主題論壇上,多位專業人士就養老金融發展現狀、數字科技如何助力養老金融等展開探討。
養老金融迎發展機遇期
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壓力,建設三支柱養老體系成為趨勢。與歐美一些國家相比,國內養老體系三支柱總體體量小且發展不均衡,尤其是“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融的占比僅為5.9%,遠低于美國。
勵正集團中國區總裁張雨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替代率的角度來看,英美兩國的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在國民養老進程中均發揮了重要作用。第一支柱主要以穩定、戰勝通脹,確保蓄水池購買力不貶值為主要目的。第二支柱更多承擔匯聚居民儲蓄、進行中長期有效投資的作用。第三支柱可作為滿足個性化需求的補充,或覆蓋第二支柱沒有覆蓋到的人群。
張雨萌進一步表示,國內養老體系第一支柱的負擔很大,第二支柱的體量和成熟養老金市場也存在差距。實際上,在成熟養老金市場,第二支柱的體量和整個商業保險行業的體量基本上是1:1,這樣才能起到有效地將居民儲蓄轉化成中長期資金的作用。
2022年11月份,國內個人養老金制度出臺,從頂層設計層面明確了發展養老金融路線圖。“養老金融行業正處于落實和服務國家養老戰略的重要機遇期。”中國保險資管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云在大會上表示。
據原中國保監會黨委副書記、副主席周延禮介紹,制度落地試點至今,養老金融產品發展取得成效。人社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個人養老金制度試點4個月以來參加人數已經達到3324萬人,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個人養老產品目錄已更新至652只。
同時,曹德云也指出個人養老金制度試點以來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建立賬戶人數占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比例低、已繳費人數占建立賬戶人數比例低、產品供應不均衡、選購渠道不暢、民眾參保愿意不強等。
數字技術應用助力養老金融
長城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玉改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目前市場上養老產品的確存在供需均不足的問題。“長期儲蓄類產品中,各家保險公司乃至整個養老金融行業增額終身壽險的占比較高,養老金產品的占比其實是非常低的。”以長城人壽保險為例,公司養老金的件均保費總體是增額終身壽的1.5倍,近年公司大力發展養老金產品的情況下,這一部分在新單保費的占比不到15%。
從需求端來看,國內居民往往在相對較短時間里實現財富快速增長的需求較強,對于中短期的理財需求要大于長期的資產規劃安排,而養老產品為長期性的資產配置工具;從供給端來看,諸多保險公司成立至今,跨越的經濟周期有限,因此在應對長壽風險疊加利率風險的經驗并不充分。此外,養老產品供給不足也和消費者對養老風險的認知待提升,以及保險公司重視不足有關。“目前養老產品的銷售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困難。”王玉改告訴記者。
對此,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數字化、智能化手段對推動養老保險業務和養老服務將大有可為。“數字化和智能化應用首先還是為了降本增效。”泰康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首席健康險執行官劉洪波認為,在保險投資端,通過構建全流程的保險經辦數字化技術,數據決策一屏通覽,智能監控一屏通管,提高經辦效率、降低服務成本。另外,隨著長期護理險和居家照護的融合,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投身于數字化、智能化的養老服務平臺建設,并衍生出諸多應用。
王玉改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在數字化、智能化應用上,更多體現在客戶的投保、全服務以及公司的內部管理等方面。未來可以加大在客戶多維度風險識別,將風險識別擴展至家庭,乃至引入智能設備等優化養老服務等,這需要包括保險公司在內的全產業鏈共同努力。
(編輯 才山丹)
21:58 | 北方長龍: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 |
21:58 | 藏格礦業:第九屆董事會第二十一次... |
21:58 | 大連重工:第六屆董事會第二十一次... |
21:58 | 東星醫療: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8 | 豐原藥業:2024年度股東大會決議公... |
21:58 | 華安證券: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8 | 建發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8 | 建發股份:第十屆董事會2025年第一... |
21:58 | 萊特光電:2024年年度股東會決議公... |
21:58 | 遼寧成大:202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會... |
21:58 | 龍高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8 | 拓爾思:第六屆董事會第十九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