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孟珂
4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31875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4%,比上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2%。
“今年以來,國際環境變亂交織,不利影響加深,國內結構調整陣痛仍在釋放,不少企業經營比較困難。面對復雜的局面,黨中央科學決策,全國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部署,團結一心、奮發有為,加快落實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有力有效應對外部挑戰,一季度,國民經濟起步平穩、開局良好,高質量發展向新向好。”當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介紹2025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時表示。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總體來看,一季度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共同顯效,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搶抓開局,疊加出口向好等因素,共同推動經濟開局良好。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受一攬子增量政策持續推進、外需保持較強韌性等有效帶動,一季度宏觀經濟保持較強增長動能,GDP同比增速達到5.4%,超出市場普遍預期。這背后主要是一季度內需全面發力,成為推動經濟實現“開門紅”的主要動力,同時出口保持較快正增長。
從統計數據來看,一季度宏觀經濟呈現以下特點:一是增長穩中有升。一季度,生產需求指標加快回升,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長6.3%,比去年全年回升0.6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增長5.3%,回升0.3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2%,比去年全年回升1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6%,回升1.1個百分點。
二是就業收入總體穩定。一季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指標是5.3%,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5.6%,與GDP增長基本同步。
三是國際收支狀況良好。一季度,全球經濟增長動能偏弱,但我國進出口保持基本平穩的態勢,一季度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1.3%,出口增長6.9%,顯示了中國出口的韌性。
四是高質量發展向新向好。一季度,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綠色發展持續推進。一季度,非化石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同比提高了1.5個百分點。
五是市場活力信心增強。3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為50.5%,比2月份上升了0.3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升。3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7.4%,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8.4%,有力有效支撐了經濟增長回升向好。
盛來運表示,去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果斷部署了一攬子增量政策,對穩定經濟發揮了關鍵作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宏觀政策更加積極有為,今年以來政策措施加力擴圍,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共同顯效,推動今年一季度經濟開局良好。
“一季度GDP表現超出預期與多重因素密不可分。”溫彬分析稱,一是出口繼續暢旺。二是政策加力擴圍。以舊換新政策持續拉動耐用品消費,設備更新政策推動工器具購置增速創歷史新高,政府債加快發行托底基建投資,一系列穩地產政策推動市場出現“小陽春”,發展新質生產力帶動高技術行業快速發展等,這些都凸顯出政策的積極效果。三是市場活力信心增強。消費者信心指數持續回升,顯示市場主體對未來預期有明顯改善,有利于提升經濟內生增長動能。
展望下一階段,溫彬認為,在外部挑戰加劇的背景下,促消費將成今年工作重中之重。除了落實現有的各項政策之外,以舊換新補貼規模擴大并納入服務消費等增量政策也已進入決策視野。隨著各項促消費措施發力顯效,消費增長動能有望繼續改善。
王青也預計,接下來擴內需會顯著加力,新一批增量政策有望出臺,核心將是大力提振國內消費,通過降息降準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以及進一步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這意味著二季度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會進一步提高。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