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李喬宇
“我國軟件產業的市場價值被嚴重低估了。”全國政協委員、奇安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奇安信”)董事長齊向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軟件產業市值前十名的總和與美國軟件行業前十名的市值總和相比,差了上百倍。”
近期,民營企業座談會在北京召開,齊向東作為民營企業家代表之一參與此次會議。“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民營企業座談會,感受很深。”談及此次座談會,齊向東感慨萬千。他表示,奇安信敢于在科技創新上大力投入,不斷拓展網絡和數字經濟中的應用場景,解決政府和企業在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網絡和數據安全問題。
談及當下奇安信所在行業面臨的挑戰,齊向東表示,軟件產業是支撐新技術發展的關鍵,也是助推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但目前我國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遇到了不小的挑戰。另外,人工智能(AI)安全亦是他今年關注的重要問題。齊向東表示,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正在深刻重塑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科技創新模式。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應用,大模型所面臨的、所帶來的安全挑戰也日益嚴峻。
延續AI創新“草根化”趨勢
齊向東告訴記者,他在此次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看到了部分“新面孔”。
在齊向東看來,AI屬于通用型創新,它的獨特之處在于并非由權威主導,而是由廣大創業者主導的。杭州“六小龍”(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礎技術研究有限公司、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游科互動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云深處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強腦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群核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科創企業的成功都很好地印證了這一點。
齊向東認為,繼續守護并延續AI創新的“草根化”趨勢,保持“自下而上”的創新張力,對我國AI產業發展乃至整個科技創新生態意義重大。他認為,通過政策引導、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生態協同等舉措,我國民間創新創業的熱情能夠得到進一步激發。“比如出臺專門針對科創民營企業的創新政策,酌情給予創新保護期、稅收減免、財政補貼等;用好金融工具,設立專項風險補償基金,以資金支持激發創新活力;同時優化算力調度、牽頭建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等。”齊向東表示。
AI產業的高速發展還引發了齊向東對人工智能安全的擔憂。他強調,網絡技術無國界,但網絡空間有主權,網絡安全有國界。在數字時代,網絡和數據安全是關乎國家安全、經濟命脈、社會穩定、百姓安寧的基石。
“創新是第一動力,安全是底線要求。只有筑牢安全防線、守住合規底線,創新才有可能行穩致遠。”齊向東對記者表示,因此,在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想要增強創新動力,筑牢安全底線,一方面要關注安全防護體系的構建,建立適配大模型的縱深防御體系,做好“內防內鬼,外防攻擊”,對數據安全、終端安全、API安全等方面給予全方位安全保障;另一方面要擁抱先進的安全防護手段,用好“AI+安全”創新成果,提高安全防護效率;此外,建立高效的應急響應機制,一旦發現惡意行為或潛在安全事件,第一時間進行處置,把威脅扼殺在搖籃里。
齊向東還就人工智能安全政策提出具體建議。他建議,通過出臺大模型網絡數據安全強制合規要求等文件,對企業做好人工智能時代的安全防護工作給予清晰指引;鼓勵產業內定期開展網絡和數據安全“體檢”;設立專項基金促進“AI+安全”創新成果落地。
安全企業正抱團“出海”
今年以來,中國資產價值重估等相關話題備受關注。齊向東強調,我國軟件產業的市場價值被嚴重低估,長期來看,這將嚴重制約產業持續創新的活力以及高質量發展進程。
同時,我國軟件產業的“內卷”現象亦引發齊向東關注。“軟件產業是‘內卷式’競爭的重災區,招投標‘低價惡斗’、技術評分體系有缺陷、項目轉包等現象都拖慢了軟件產業的創新步伐。”齊向東表示,今年他會格外關注我國軟件產業的健康發展。
目前,奇安信正在安全領域推動我國軟件產業“反內卷”進程。齊向東對記者透露,奇安信帶動了一批在細分領域有絕對實力的安全企業一起抱團“出海”,共同打響中國品牌,為全球網絡空間安全貢獻中國網安企業的力量。
據介紹,在過去五年,奇安信在印尼、阿曼、埃及等地設立海外辦事機構,為北非、亞太、拉美等地打造多個標桿性國家級安全設施建設項目,維護了國家安全和關鍵基礎設施安全。同時,奇安信的“出海”業務范圍正在從傳統網絡攻防領域向網絡空間安全和打擊網絡犯罪領域擴展。
安全企業抱團“出海”正當時。齊向東表示,伴隨“新三樣”的崛起,央、國企在積極“走出去”,民營新能源企業以及民營科技企業亦陸續“出海”建廠、拓展業務。
“這些企業的網絡安全需求迫切。目前,我們已經與能源、金融、制造等領域的頭部企業開展合作,為他們走向全球做好網絡和數據安全保障。”齊向東表示。
當前,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新技術突飛猛進,各國對網絡和數據安全的監管日趨嚴格。同時,新技術的迭代也讓黑客攻擊手法不斷更新,“出海”企業的信息系統、業務系統、基礎設施等面臨的安全威脅更加嚴峻。“企業守不住安全底線,就會葬送‘出海’的‘生命線’。”齊向東強調。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