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關心糧食產量,希望糧食產量越高越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希望飲食有保障,希望一直能吃上便宜的糧食,而不是關心農民一年到頭能在土里刨出多少收益。
比如疫情期間人們搶米搶面,北方今年整個春天沒下雨,人們擔心麥子減產,到處流傳麥子減產的消息,南方持續大雨,人們又擔心水稻減產。
糧食價格稍有上漲,也就是每斤幾分而已,幅度不過是2%左右,就能讓一些部門緊張。這種波動不要說在其他產品很常見,在糧食作物中也是常見情況。人們習慣蔬菜價格上漲,習慣水果價格上漲,習慣一切生活用品價格上漲,但就是對糧食價格上漲保持警惕性。中國的糧價已嚴重拖了CPI上漲的后腿,這背后其實是以無數個農民家庭低收入為代價。
今年糧食已收在家中,很多農民家庭只是出售一部分糧食,大多數糧食還沒有開售,和往年相比,農民惜售心理嚴重,這時候有很多專家都呼吁要想辦法讓農民賣糧,好讓糧食更安全。糧食在農民手中,又有何不安全,農民受疫情影響,想多存一些糧食,受玉米價格上漲影響,對當前價格不滿意,希望能再漲一些,這是再自然不過的反應。
種植小麥的利潤,以每畝小麥售價1250元計算,每畝種子、化肥、農藥支出、機械作業費、灌溉費分別為60元、200元、35元、160元、50元,算下來有600多元受益,這其中沒有算勞動投入,也沒有算土地租金,土地租金是機會成本,每畝地租金要600~800元收益。
這樣的收益,就是種植百畝,也是一個二線城市普通白領的水準。
要想增加收入,就要增加產量,農民也要千方百計提高產量,但是如果細算下來,計算出投入產出比的關系,可能很多農民都會對產量不那么在意。因為持續性產量過剩,小麥價格一直漲不上去,這才是農民收入的最大桎梏。
關于產量,的確會有各種說法。記者在調查中,詢問農戶收成情況,大多是給出模棱兩可的范圍,比如“和去年差不多”,在農戶估算中,增減10%都是正常范圍。即使在一個村子,自然條件高度相近的情況下,不同地塊不同農戶家的小麥產量也差異很大,品種不同,管理不同,種植技術有差異,有人愿意往地里下力氣,做個祖輩教導的好莊稼把式兒,有人就不那么上心。
了解某一塊兒地產量不容易,了解整個區域產量更難,想知道整個國家的產量,并不是隨便做一點調查就能確定。
減產的確會有,農作物生長要天氣配合,就是產量很好到了收獲季節陰雨連綿,麥子在麥穗上發芽,也收不起來。但就是這樣的年份,依然是豐收年,當年麥子價格依然平穩。
從證券時報記者對收割機手和當地農戶的調研來看,有地方豐產,有地方減產,但依然是一個正常年份,今年統計結果顯示還增產。
統計數字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價格的指導作用,現在小麥市場價格整體平穩異常,這說明市場供給充沛,小麥還有巨大的庫存,國民不用擔心吃飯問題。但是國民應該擔心的倒是農民收入問題,豐收并不會增加農民收入,農民收入提高只能靠種植集約化,種植面積擴大,以及糧食漲價。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