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舉辦新聞發布會。在發布會上,有衛生防疫專家強調,目前可以確定的新冠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
同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疫情問答,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處研究員馮錄召表示,目前尚沒有證據顯示新型冠狀病毒通過氣溶膠傳播。新冠肺炎目前還是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的疾病,在某些特殊的條件下才可能發生氣溶膠傳播,例如進行臨床氣管插管等專業醫療操作時。2月9日,馮錄召再次表示,氣溶膠傳播不等于空氣傳播,一般空氣中不會有新冠病毒,建議每天兩次開窗通風。
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北大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后導致感染。“通過飛沫途徑實現傳播的病毒,都可能存在氣溶膠傳播的風險,過去的‘非典’、出血熱病毒等,都可以通過氣溶膠傳播。”
風險:病毒傳播途徑有所擴大
2月5日,國家衛健委在最新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提出,目前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仍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尚待明確。
2月8日,在上海市舉行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衛生防疫專家強調,目前可以確定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接觸傳播。
公開資料顯示,氣溶膠(aerosol)又稱氣體分散體系,是由固體或液體小質點分散并懸浮在氣體介質中形成的膠體分散系,大小為0.001~100微米,形象地說可以想象為懸浮在空氣中的膠體“云霧”。
王貴強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飛沫相對比較大一些,氣溶膠則相對更小,它可能是病毒顆粒與空氣中的塵埃、粉塵相結合,形成小的懸浮顆粒,漂浮在空氣當中。
“這就好比是在白天,一束光照進窗戶,你有時候可以看見許多細小的顆粒懸浮在空中,這就是氣溶膠。”
王貴強認為,接觸傳播是指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污染手后,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導致感染。但氣溶膠傳播,可能在一個10平方米的空間內,即使沒有接觸到患者,也有可能被感染。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病毒傳播的風險是有所加大的。
原理:傳播空間和濃度是限制條件
對于新冠肺炎病毒可通過氣溶膠實現傳播,王貴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也無需過度恐慌。一方面,許多病毒都可以通過氣溶膠的方式實現傳播,這并不是一個新概念。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病毒通過氣溶膠傳播的方式感染患者是要具備基本條件的。
“第一個限制條件是密閉空間,比如電梯、醫院里的病房、實驗室等都是氣溶膠傳播的高危區域。第二,單位體積的病毒顆粒要達到一定的數量和濃度,才會導致人體傳染。所以,無需過度擔憂。比如你在馬路上、小區里通過氣溶膠方式被感染的幾率是非常低的。”王貴強說。
有專家表示,正常人一個噴嚏下去,數以億計的病毒被呼吸道強勁的壓力噴射出來,大于100微米的飛沫很快就落在1~3米的距離內,而氣溶膠卻可以飄散在9~10米內的空氣中,經歷蒸發、干燥,慢慢蛻變為被上皮細胞包裹的冠狀病毒微粒。
這些彌漫著病毒的“霧氣”如果達到足夠高的濃度,可以通過眼角膜等黏膜進入人體內,這就是為什么麻醉醫生插管時必須要有面屏保護,插管時人體呼吸道的正壓會讓氣溶膠涌向麻醉醫生的面部。
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發熱門診醫生胡晟認為,不用過分解讀氣溶膠傳播,準確來說就是在空氣中特定的距離傳播。這個病最主要的傳播方式仍是通過飛沫,氣溶膠傳播在醫院里比較多見,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老百姓常見的傳播方式。
防護:氣溶膠傳播“克星”是通風
如何有效預防新冠肺炎病毒通過氣溶膠的方式感染到自己?
王貴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總體而言,防護措施和之前是一致的,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都十分重要。
“另外我想強調的是,通風可以將飄浮在空氣中的氣溶膠病毒顆粒吹散,也能夠降低它的密度。所以,在預防病毒氣溶膠傳播過程中,通風是很重要的一個手段。”
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李興旺曾表示,新冠肺炎患者主要的癥狀是咳嗽,呼吸道傳染疾病更多是通過近距離飛沫傳播,所以大家要戴上口罩,盡量減少近距離接觸。
王貴強也向記者表示,新冠肺炎主要的傳播途徑依然還是飛沫和接觸傳播。“但我們需要對氣溶膠傳播引起足夠的重視。相對封閉、不流通的空間,才會形成氣溶膠,所以,對于一些人口集聚又相對封閉的場所要格外注意。”
科學防護小貼士
新型冠狀病毒主要傳播途徑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還是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氣溶膠和糞口等傳播途徑尚待進一步明確。通過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病例多可以追蹤到與確診的病例有過近距離密切接觸的情況。
什么是氣溶膠傳播
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在空氣懸浮過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質和病原體組成的核,形成飛沫核,可以通過氣溶膠的形式漂浮至遠處,造成遠距離的傳播。目前尚沒有證據顯示新型冠狀病毒通過氣溶膠傳播。
如何科學防護
在日常通風環境下,空氣中一般不會有新型冠狀病毒。建議每天至少兩次開窗通風,是降低感染風險的有效措施,同時注意保暖。
如果是在常規臨床護理、一般的工作生活條件下,采取正確佩戴口罩的飛沫傳播防護措施,是足以滿足保護普通公眾,而不被感染的。
資料來源:中國疾控中心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