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麗新 見習記者 郭冀川
今年基因檢測賽道持續火熱。一級市場上,據動脈網統計,2021年上半年,基因檢測共有30家公司完成了32次一級市場融資,累計金額超過70億元;二級市場上,上半年共有21家國內醫療器械企業上市,其中基因檢測和高值耗材企業就占八成。
A股基因檢測板塊51家上市公司中,已有29家發布2021年業績預告,其中業績預喜企業21家,占比超七成。12家企業已公布半年報業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均為正增長,其中西隴科學增速水平最高達409.79%。
動脈網蛋殼研究院院長姜天驕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今年醫療器械產業投融資熱情十分火熱,其中細分領域投資規模最大的就是基因檢測行業。其中的宏基因組測序(mNGS)、腫瘤早篩、單細胞測序、伴隨診斷等都是基因檢測的投資熱點,產業鏈成熟度進一步提升。
如腫瘤早篩和單細胞測序的融資熱度從去年下半年就已經開始顯現,并且一直延續到今年。在資本助力下,腫瘤早篩產品如艾米森的腸癌早篩產品在今年上半年拿到了歐盟CE認證,基準醫療的膀胱癌早篩產品獲得了美國FDA的突破性醫療器械認定。在7月初,貝瑞基因公告宣布子公司和瑞基因完成6.4億元B1輪融資,這成為今年腫瘤早篩企業融資額最高的一筆交易,而和瑞基因作為國內腫瘤早篩企業,已經累計完成近20億元融資。
姜天驕說:“基因檢測領域受到資本青睞的還有免疫診斷中的化學發光,以及分子診斷和即時檢驗(POCT)技術,這些新技術的落地提高了基因檢測的效率、檢測水平,代表了未來生物技術發展方向。由于技術壁壘比較高,這類企業的產品一旦落地,對企業業績將有爆發式增長。”
今年基因檢測的政策端也發生一些變化,一方面《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修訂帶來行業監管規則的明晰。其中第53條規定,對國內尚無同品種產品上市的體外診斷試劑,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根據本單位的臨床需要,可以自行研制,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本單位內使用。這條規定讓基因檢測行業頗為振奮,刺激了企業的研發熱情。
另一方面,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醫療器械標準化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其中提出推進高通量測序等新型分子診斷技術、臨床質譜技術、伴隨診斷試劑、即時檢驗、溯源和參考測量系統等領域標準制修訂工作。這有望進一步提升行業的規范水平。
眾成醫械研究院研究員楊靂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在政策引導下,基因測序行業在加速新技術研發,得益于創新醫療器械審批通道等支持,業內企業快速實現研發項目落地。而科創板、創業板依次實行注冊制,也推動近年來醫療器械上市的浪潮高漲,目前國內醫療器械市場主要利好科技創新型企業。
但姜天驕也表示,雖然在政策和市場的推波助瀾下,基因檢測行業十分繁榮,但也存在一些挑戰,除了研發型企業的高風險外,主要是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基因檢測企業業績,如果未來疫情影響減弱,產品線單一的企業將面臨業績壓力。
15:26 | 江南布衣“源于雪域 絨于自然”探... |
15:10 | 普洛斯中國一季度運營穩健 |
14:25 | 斯凱奇宣布同意被3G資本收購 預計... |
14:20 | 年營收首破千億元 四川長虹加速AI... |
11:40 | “7天5板”牛股突發利空,開盤跌停... |
10:58 | 穩進提質繪新篇 中誠信托2024年報... |
10:46 | 淘寶閃購上線6天:外賣單日訂單量... |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