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喬宇
“緊密圍繞做精制藥板塊,統籌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工作,扎實推進大品種戰略,千方百計保證供應,穩步開展營銷改革……”對于同仁堂(600085.SH)而言,該公司在2021年中報里透露出老字號煥發新活力。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在精制藥板塊、大品種戰略、營銷改革等舉措的推動下,同仁堂第二季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扣非歸母凈利潤36.53億元、3.06億元以及3.0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2.84%、26.61%、27.41%。“營銷改革有望為公司帶來持續的渠道推力,并形成‘悠久的品牌+優質的產品+高效的渠道’的較強核心競爭力。”華創證券披露研報指出。
上半年業績同比增三成
站在“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同仁堂正在打出漂亮的第一戰。據公告信息顯示,同仁堂實現營業收入73.59億元,同比上升22.58%,營業利潤12.36億元,同比上升32.8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24億元,同比上升29.9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8.83億元,同比上升59.45%,綜合毛利率達到47.97%。
值得一提的是,同仁堂的業績增長并非建立在銷售費用高企之上。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同仁堂銷售費用金額為14.22億元,同比增幅10.42%,小于營收增幅。同仁堂方面表示,銷售費用變動主要由于上年同期受新冠疫情影響市場推廣活動減少、社保減免等因素致費用發生額偏低,同時本期市場投入增加、職工工資增長所致。
同仁堂方面具體指出,今年上半年,公司銷售團隊緊密圍繞大品種戰略,通過加強事業部聯動探索多渠道協作,縮短銷售鏈條優化經銷商管理,豐富廣告投放打造多維度推廣體系,持續深化營銷改革。進一步梳理事業部職能,完成崗位分工與組織架構優化,確保不同品種責任落實落細。對于市場認可度較高的品種,抓住重點節日分地域開展特色終端動銷活動,配合主銷區域及線上大品種講師培訓,有效提升產品終端覆蓋率與控制力。
此外,在傳播渠道多元化、數字化的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同仁堂著力數字化營銷,努力走進年輕消費群體。通過喜馬拉雅、平安好醫生、阿里健康等新媒體平臺,同仁堂開展了“身邊的中醫藥”系列推廣活動,以創意視頻、游戲H5、漫畫長圖等形式進行廣布式的中醫藥宣傳與科普,如針對五子衍宗丸、鎖陽固精丸、坤寶丸,邀請專家和知名健康類博主合作,播放量近200萬,累計曝光量650萬。
同仁堂旗下的同仁堂國藥以及同仁堂商業亦各有建樹。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同仁堂國藥實現營業收入5.87億元,同比增長13.92%,凈利潤2.42億元,同比增長13.14%;同期同仁堂商業實現營業收入43.6億元,同比增長29.03%,凈利潤1.85億元,同比增長110.99%。
在廣發證券看來,同仁堂經營管理都逐漸向好,營銷改革初見效果。綜合考慮公司行業地位、競爭優勢、盈利能力、業績成長性等因素,維持“買入”評級。
在危機中探索新機遇
誠然,風險仍然存在。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圍迅速蔓延,對世界經濟造成廣泛而深遠的負面沖擊。2021年上半年,多國出現變異病毒,國際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全球經濟復蘇面臨的挑戰仍將持續。
對此,同仁堂方面表示,公司嚴格落實國家及地方發布的各項疫情防控要求,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科學部署,確保生產安全與穩定。同時,結合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市場需求以及公司產品特點,積極調整銷售策略,努力降低疫情帶來的經營風險。
談及境外風險,同仁堂方面表示,同仁堂國藥多年來深耕境外市場,國外疫情的持續升級為其日常經營帶來諸多考驗。面對新冠疫情的嚴峻考驗及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同仁堂國藥秉持“同修仁德,濟世養生”的企業精神,全面增強針對市場的供給能力、適應能力和修復能力,快速轉變市場拓展模式,鞏固王牌產品的優勢市場地位,同時不斷探索新零售模式,在危機中探尋變革及新的發展機遇。
探尋綠色發展征程
老字號又好又快發展來自對于百年基業的傳承與現代創新技術的融合。
公開資料顯示,同仁堂創始于公元一六六九年(清康熙八年),至今已有352年歷史。自創立以來,同仁堂始終堅持“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古訓,講“仁心”、重“仁術”,奠定了同仁堂質量和誠信文化根基,成為歷代同仁堂人遵循的行為準則。
同仁堂方面表示,公司始終堅持以義為上、誠實守信的經營之道,恪同修仁德之根本,抱濟世養生之情懷,積極弘揚中醫藥文化。“上市廿四載,公司已發展成為擁有國內最先進的傳統中成藥生產基地、傳統中成藥年產量最大的現代中藥產業集團;利用現代制藥技術,為海內外廣大消費者提供質量優良、安全放心的地道產品”。同仁堂在財報中談道。
據悉,同仁堂中醫藥文化已于2006年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同仁堂中醫藥文化(傳統中藥材炮制技藝)”項目被批準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同仁堂“安宮牛黃丸傳統制作技藝”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目錄。
值得一提的是,為深入推進節能降耗、提質增效,同仁堂始終將綠色發展意識融入公司業務。據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同仁堂通過不斷持續研發創新設備技術,提升制藥工藝各環節效率,降低能耗和減少碳排放,如開發建立了同仁牛黃清心單丸裝盒生產線,人員數量較原來降低四分之三,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使生產效率更高。
另一創新項目,同仁堂加大智能化關聯技術在傳統大蜜丸制作工藝中的應用,實現合坨、制丸、扣殼、蘸蠟、外包等聯線數據采集、儲存及追溯項目,這一應用在國內尚屬首次。通過技術升級聚焦生產大數據,降低生產材料浪費,實現節能目標。
“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創新為驅動,通過設備升級、技術改造、數字信息化、垃圾分類等多措舉措推進節能減排,著力綠色發展。”同仁堂方面表示。
(編輯 上官夢露)
20:25 | 風險化解經營改善 多家上市公司披... |
20:15 | 奧比中光:累計回購公司股份362884... |
20:15 | 奧銳特: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36.09萬... |
20:15 | 步長制藥:累計回購公司股份662063... |
20:15 | 創業環保:5月27日將召開2024年年... |
20:15 | 海爾生物: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28092... |
20:15 | 華光環能:累計回購公司股份247216... |
20:15 | 嘉化能源:累計回購公司股份數量為... |
20:15 | 金嶺礦業:5月28日將召開2024年度... |
20:15 | 金盤科技:累計回購公司股份959036... |
20:15 | 凱賽生物:累計回購公司股份230366... |
20:15 | 錢江生化:5月26日將召開2025年第...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