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雯珊
見習記者 解世豪
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加入終止減持、承諾不減持或延長鎖定期的大軍中。
10月16日晚間,聯合光電發布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提前終止減持計劃公告。據Wind數據不完全統計,僅在10月16日,A股就有33家公司發布股東終止減持計劃公告。
而談到終止減持的原因,多家企業紛紛提及“基于對企業發展前景的看好”。聯合光電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結合對公司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合理判斷,決定提前終止本次減持計劃,其未完成減持的股份在本次減持期間內將不再減持。
除了提前終止減持外,另有多家上市公司表示股東自愿承諾不減持。如10月16日晚間,凱普生物股東出具承諾函,表示基于對本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以及長期投資價值的充分認可,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承諾自2023年10月17日起6個月內不減持持有的本公司股票。
同時,華鵬飛實控人也帶領公司高管一同表示,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及對公司內在價值的認可,承諾自2023年10月16日起6個月內,不以任何形式減持其名下所持有的公司股票。
“上市公司終止減持或者承諾不減持的行為,能夠大大提振市場和投資者信心,有利于市場短期恢復和長期向好發展,這也是政策所希望看到的結果。”一位券商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8月27日晚間,證監會發布的《進一步規范股份減持行為》中明確表示,上市公司存在破發、破凈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凈利潤30%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公司股份等。9月26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股份減持行為有關事項的通知》,就破發、破凈以及分紅不達標等標準進行明確。
東莞證券10月13日在研報中表示,之前減持規定主要關注控股股東和實控人是否存在違規行為,對減持細節加以限制,而新規更強調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盈利能力,將減持條件與公司分紅情況和股價掛鉤。減持新規實施后,初步測算,每年或可限制千億元以上減持資金。
在減持新規下,根據Wind數據,以10月16日收盤價作為標準,A股共有2931家企業減持受限,除去1324家企業屬于上市未滿三年控股股東不得減持,剩余1607家被納入限制減持范圍,其中破發企業有453家,破凈企業有418家,分紅未達標準企業有1098家(存在企業符合多項標準)。而在上市未滿三年的1324家A股企業中,破發家數達到465家,破凈家數為28家。
2931家受限企業中,分行業來看,位列排名前三的行業為資本貨物、材料和技術硬件與設備,家數分別為623家、408家和311家,占比分別為21.26%、13.92%和10.61%。分板塊來看,上證主板、深證主板、科創板、創業板和北交所的數量分別為747家、745家、451家、785家和203家,占比為25.49%、25.42%、15.39%、26.78%和6.93%。
“被納入減持限制的上市企業,首先應該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提升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其次,積極開展市場宣傳和投資者關系工作,增加對外透明度;再次,要加強與股東的溝通,增強股東對企業發展的理解和支持。”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編輯 袁元)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