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今年以來,我國建筑行業總體呈現增長態勢。據中國建筑業協會統計,上半年,我國建筑業實現增加值3777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8%。建筑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12%。
上市公司作為觀察行業發展趨勢的微觀“切片”,又呈現出何種畫面?以上海證券交易所市場(下稱“滬市”)上市公司為例,數據顯示,上半年,滬市建筑企業發展韌性持續顯現,合計實現營業收入4.06萬億元,歸母凈利潤945.61億元。
進一步整理相關企業披露的半年度報告發現,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企業業務結構轉型加速、“三新”業務推進有序加快、海外市場訂單增速上升等因素。
具體來看,在業務結構轉型方面,部分傳統基建公司不斷發力新興產業布局,推動企業轉型升級駛入“快車道”。例如,中國交建、中國中鐵及中國鐵建披露的新興業務新簽合同額合計達4670億元,同比增長41.97%。
中國中鐵表示,新興業務成效初顯,相關業務新簽合同額實現高速增長,同比增長32.1%,其中水利水電業務完成新簽訂單437億元,同比增長57.8%;清潔能源業務完成新簽訂單325億元,同比增長47.6%。
在海外布局方面,2024年上半年,滬市公司出海業務穩步提升,有力帶動海外訂單規模增長。
數據顯示,上半年,滬市建筑公司海外創收3165億元,同比增長8.43%。其中八家央企建筑公司加快拓展海外業務,海外市場訂單增速明顯上升,合計實現海外新簽合同額8608億元,同比增長27.64%,較上年同期增速(11.96%)增加15.67個百分點。
例如,業務規模方面,中國交建維持“出海”龍頭優勢地位,上半年實現海外新簽合同額1961億元,同期中國建筑、中國電建、中國能建海外新簽合同額均超1000億元。增速方面,中國建筑、中國化學海外新簽合同額比去年同期增速超過100%。
此外,為了寫好共建“一帶一路”這篇“大文章”,滬市公司積極參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以中國建筑、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等央企為代表的基建公司參與建設一系列地標工程相繼落地。如中國建筑深入落實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堅定不移推進市場深耕,加強國際化合作,全力攻堅重大標志性工程,加快推動海外業務高質量發展。2024年上半年境外業務新簽合同額1291億元,實現成倍增長;在中國香港、沙特分別斬獲百億級新簽訂單。
值得注意的是,滬市建筑公司在發力主責主業的同時,也在不斷通過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拓展全產業鏈集成優勢。
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滬市建筑企業研發投入合計812.75億元,其中,中國建筑以174.95億元居于首位。此外,還有不少優秀代表紛紛涌現。
例如,中國化學表示,公司聚焦科技研發,形成多項科研成果:尼龍46、尼龍6T、阻燃尼龍中試項目機械竣工;POE、尼龍12等中試項目穩步推進;己二腈、HPPO、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環保催化劑、相變材料等實業項目有序推進。
再比如,中國中冶強化重大研發項目攻關,著眼未來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化布局。據悉,截至目前公司擁有28個國家級科技研發平臺,累計有效專利超過5.3萬件。
(編輯 何帆)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