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張敏)4月8日至11日,第91屆CMEF中國國際醫療器械(春季)博覽會(以下簡稱“CMEF”)在上海舉行。期間,由誼安醫療主辦的“重癥醫學與呼吸支持技術創新論壇”成功舉辦。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重癥醫學學科主任、中華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主任委員陳德昌教授,與誼安醫療呼吸麻醉事業部總經理劉加龍、誼安呼吸產線總監李烽等行業專家,圍繞“AI賦能呼吸支持技術迭代”“醫工協同推動精準醫療”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對話,為重癥醫學領域的技術創新與臨床實踐指明方向。
作為重癥醫學的核心支持手段,機械通氣在救治呼吸衰竭患者中至關重要,但其“雙刃劍”效應始終困擾臨床:傳統機械通氣通過正壓送氣擴張肺泡,卻可能因參數設置不當導致呼吸機相關性肺損傷(VILI)。陳德昌教授指出:“AI技術可通過連續監測呼吸力學、肺泡形態等參數,為精準調節通氣策略提供全周期數據支撐,將機械通氣的損傷風險降至最低。”
針對AI在重癥領域的應用前景,陳德昌教授強調,未來需突破“數據孤島”瓶頸,通過整合血氣分析、影像數據與生理信號,構建多模態智能模型,實現從“經驗驅動”到“數據驅動”的診療升級。
作為全球呼吸支持設備領軍企業,誼安醫療在論壇中分享了其技術深耕路徑。劉加龍介紹,誼安醫療的技術布局聚焦三大維度:全場景適配能力構建;實現核心硬件與智能算法雙突破;打造醫工協同創新機制。
針對我國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現狀,論壇特別探討了基層醫療能力提升路徑。陳德昌教授強調:“需通過標準化培訓、遠程醫療平臺建設,將優質資源下沉至縣醫院及社區醫療機構,推動機械通氣技術從‘三甲醫院專屬’向‘基層可及’轉變。”
誼安醫療已率先實踐,通過“硬件+軟件+服務”三位一體模式賦能基層。“呼吸支持技術的未來,是AI與臨床深度融合的‘精準醫療時代’。”劉加龍在總結中表示,公司將持續加大醫工協同投入,計劃未來3年內在全國建立10個臨床研究中心,聚焦AI驅動的通氣策略優化、無創通氣舒適性提升等前沿領域。
(編輯 何帆)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