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桂小筍
“去年,我們的營業收入為2億元至3億元之間,利潤超過4000萬元;今年,公司的目標是營業收入為5億元,利潤1億元左右;明年,我們將沖擊IPO。”小i機器人創始人、CEO朱頻頻在日前公開宣布。
朱頻頻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曾解釋,目前,公司“是規模化贏利,而且是可持續的,公司發展進入了良性循環的過程之中”。而對于未來的發展戰略,小i機器人的定位是“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化平臺”。
比起IPO的進展狀況,朱頻頻更愿意暢談公司目前的發展戰略。“小i機器人想在AI領域實現從大到小、從內到外、從軟到硬的布局。要把產品的能力標準化,為更多的中小型客戶服務;開發多語言版本,讓小i機器人為更多國家的企業服務;讓軟件能力和更多的硬件捆綁在一起,讓硬件開口說話,和人類自然交流。”朱頻頻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中小企業并不是沒有AI相關產品的需求,而小i機器人目前的技術積累,也可以讓公司在為中小企業提供產品和保證利潤之間實現平衡。”
小i機器人發展戰略變化的背后,是行業爆發的大背景。來自Gartner的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和人工智能有關的商業價值較2017年增加70%。2018年是人工智能技術爆發的一年,增長曲線非常陡峭。
而已經實現贏利的小i機器人想去做一家“具備持續規模化盈利能力的AI專業公司”。朱頻頻說,此前的積累讓公司未來的發展有了更多可能。“例如,給中小企業提供的產品是相對比較標準的,對于這類企業,無論運營還是維護,都會比較簡單,付費也可以按需進行,資源能夠得到很大的應用,我們能夠提供這些服務所需要的成本也會相對比較低。而且,在服務的過程當中,不斷積累的數據本身也是有價值的。”
基于這些戰略設想,小i機器人的產品也在不斷升級,例如,公司最新發布的iBotPro(iBot10專業版),正是基于小i技術體系打造的最新版的智能交互系統。具有獨創多模型混合引擎、全閉環智能運營平臺、多模態情感和場景交互三大特征的iBotPro,全新UI,全新功能,大幅優化了用戶體驗,重構了整合深度推理、語義理解、深度學習三種能力的小i智能交互引擎,內置了小i多年積累的領域語義庫,適用行業更廣泛,可為旅游、金融、電信、政務等多個傳統行業快速開發出具有深度語義交互能力的問答機器人。這種問答機器人在特定場景和更為復雜的人機溝通語境下,能夠自動結合上下文進行分析。“理解我們語言中的多種意圖,對隱藏意圖進行推理,甚而可以支持多人同時對話。”來自小i機器人的資料顯示。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