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冰
僅用了36天,螞蟻集團上市進程正在上演“飛一般”的速度。
8月25日農歷七夕節晚間,螞蟻集團向上交所科創板遞交上市招股說明書(申報稿),并同步向香港聯交所遞交A1招股申請文件(A1ApplicationProof),邁出A+H上市關鍵一步。
同時,這也是螞蟻集團首次對外全面披露業務、營收情況等核心數據。
招股文件顯示,螞蟻集團2019年全年營收1206億元,凈利潤為180.7億元;2020年1月—6月營收725億元,其中數字金融科技服務收入占比超六成。另外值得關注的是,上市后員工持股平臺占股將不低于40%。
在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看來,螞蟻集團體量的公司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上市輔導,上市進程推進如此之快超出市場預期,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也說明,各方都在為螞蟻集團的上市‘開綠燈’。按照投行人士的預期,螞蟻集團在10月份就可能完成上市。”
社保基金為最大外部股東
時間稍前移至2020年7月20日,螞蟻集團官宣啟動“A+H”同步發行上市計劃;8月14日中國證監會浙江監管局官網公示了螞蟻集團輔導備案文件;8月25日向上交所科創板遞交上市招股說明書(申報稿),并同步向香港聯交所遞交A1招股申請文件,這一系列上市動作僅用了36天。
中國(上海)自貿區研究院、浦東改革與發展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劉斌對《證券日報》記者闡述認為,“螞蟻集團作為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公司,它的上市可能成為近年來規模最大的IPO,也將成為科創板的‘定海神針’,其進程必定不同于一般的科技公司。”
招股文件顯示,螞蟻集團擬在A股和H股發行的新股數量合計不低于發行后總股本的10%,發行后總股本不低于300.3897億股,意味著將發行不低于30億股新股。盡管每股發行價格和目標估值尚未確定,但市場普遍相信,螞蟻集團將成為近年來全球最大規模的IPO之一。
此外,招股文件還披露了螞蟻集團最新的股東構成情況。截至招股文件發布之日,君瀚、君澳作為螞蟻的員工持股平臺,分別持有螞蟻29.8%和20.6%的股份,為控股股東。發行完成后,君瀚、君澳合計持股將不低于40%;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以下簡稱“社保基金”)為螞蟻最大外部股東。
公開資料顯示,社保基金于2015年螞蟻A輪融資時,就以78億人民幣入局,持股比例約5%,經幾輪融資稀釋,截至招股文件簽署之日持股比例為2.93%。按媒體報道螞蟻集團2000億美元估值計算,社保基金這筆投資已增至400多億人民幣,金額超5倍,是其成立20年至今收益率最高的股權投資。
招股文件同時顯示,馬云個人持有26.77億股螞蟻集團股份,上市后的持股比例不超過8.8%。馬云還宣布捐出其持有的6.1億股螞蟻集團股份,委托杭州云鉑未來捐贈給他指定的公益組織。
此外,螞蟻集團披露其主要客戶情況顯示,阿里巴巴、網商銀行分別是其第一大及第二大客戶。
具體來看,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及2020年1-6月,螞蟻向阿里巴巴集團提供服務取得的收入分別為58.16億元、78.49億元、97.73億元和44.70億元,占公司當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8.89%、9.16%、8.10%和6.16%;網商銀行方面,提供服務取得的收入分別為17.49億元、44.54億元、63.29億元和44.69億元。
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及2020年1-6月,螞蟻集團前五大客戶占當期營業收入比例合計分別為14.39%、20.04%、23.74%和22.61%。
逾六成營收來自科技服務
隨著螞蟻集團招股文件的披露,其業務全貌及業績相關情況也首次對外公開。
具體來看,招股文件首次披露了螞蟻集團的營收情況,近三年業績表現不俗,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1月份—6月份,螞蟻集團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53.96億元、857.22億元、1206.18億元和725.28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約為82億元、215億元、180億元和219億元。
于百程表示,“可以看出,自2019年開始,螞蟻集團的營收和利潤均出現了快速的上漲,特別是凈利潤指標出現明顯的規模化趨勢。預計其未來盈利能力依然強勁。”
據招股書文件披露,2020年上半年,數字金融科技平臺收入459.72億元,占比達到63.39%;數字支付業務收入260.11億元,占比35.86%;創新業務及其他收入5.44億元,占比0.75%。
其中數字金融科技平臺收入中,微貸科技平臺收入285.86億元占比39.41%;理財科技平臺收入112.83億元,占比15.56%;保險科技平臺61.04億元,占比8.42%
招股書指出,螞蟻金服是中國最大的線上消費信貸和小微經營者信貸平臺。截至2020年6月30日,消費信貸余額為17320億元、小微經營者信貸余額為4217億元。并已與約100家銀行合作伙伴合作開展業務。
根據披露,在支付領域,支付寶App服務超過10億用戶和超過8000萬商家,合作金融機構超過2000家,為全球最大的生活服務/商業類APP。理財科技領域,目前余額寶已是全球最大的貨幣市場基金產品,而以余額寶為代表的支付寶理財科技,與約170家資產管理公司合作,截止到6月30日,資產管理規模超4萬億元,為行業第一。保險科技領域,螞蟻集團與約90家保險公司合作提供創新型保險產品。截止到6月30日,螞蟻是中國最大的線上保險服務平臺,促成保費及保障規模為518億元。
此外,收入主要來自科技領域的螞蟻集團,在支出上也同樣是技術先導。2019年技術研發是螞蟻集團的主要支出,全年技術研發投入106億元。螞蟻IPO擬募集資金的主要投向之一也是技術,招股文件稱,A股和H股募資額的40%都將投向創新及技術研發。而在螞蟻的員工構成上,也有64%是技術人員。
劉斌指出,“從螞蟻集團業績來看,其盈利能力超強,也對未來金融科技類公司有著較強的示范意義,第一生態優勢是核心;第二技術優勢是基礎;第三開放優勢是重點,未來金融必然走向開放,如何連接各方成為金融科技公司的重點,螞蟻集團的開放平臺對其他金融科技公司具有重要示范效應。”
于百程坦言,“上市對于螞蟻集團來說將是一個新的開始,有助于提升業務競爭力,并在融資、品牌、業務獲取和激勵等方面獲得更多支持。但同時,上市也意味著各方更多的期待,業務更加透明,如何在金融監管趨嚴的背景下,不斷的加大技術投入,持續的保持創新,獲取更持續的增長點,將是螞蟻集團面臨的挑戰。”
而對于投資者,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對《證券日報》記者提醒稱,“在科技股復蘇、螞蟻集團上市的雙重刺激下,投資者對金融科技類股票的興趣或再次點燃。未來一兩年內,金融科技公司有望啟動一波上市潮,但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在資本市場中,‘金融’和‘科技’兩個詞都鑲著金邊,金融科技類企業很容易獲得高估值,也就容易陷入高估值的‘陷阱’,所以,為了分享金融科技股票的投資紅利,普通投資者所能憑借的,唯有耐心+等待,在低價時買入優質龍頭股。”
(編輯 于德良)
15:52 | 凱美特氣兩大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
15:51 | 貓眼研究院發布《2025五一檔數據洞... |
15:50 | 國壽投資發布2024年可持續發展(ES... |
15:26 | 江南布衣“源于雪域 絨于自然”探... |
15:10 | 普洛斯中國一季度運營穩健 |
14:25 | 斯凱奇宣布同意被3G資本收購 預計... |
14:20 | 年營收首破千億元 四川長虹加速AI... |
11:40 | “7天5板”牛股突發利空,開盤跌停... |
10:58 | 穩進提質繪新篇 中誠信托2024年報... |
10:46 | 淘寶閃購上線6天:外賣單日訂單量... |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