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部門正在醞釀推進信托業務分類改革,只爭朝夕,探索以信托目的、信托成立方式、信托財產管理內容和方式作為分類的基礎,將信托業務分為新的三類:資產管理信托、資產服務信托、公益/慈善信托。
據了解,有關此次業務分類改革的征求意見稿將于近期下發,業務分類改革將作為2022年信托行業重點工作推進。
改革信托業務分類制度確是業界翹首以盼之事。深化制度改革是轉型升級之本,眼下正是信托行業轉型發展的攻堅期,強化頂層設計,也即夯實基礎保障。
行業內第一份關于信托業務分類標準是2014年發布的《信托業務分類及編碼》,從九個維度對信托業務進行大類劃分,具體包括:資金信托與財產信托,單一信托與集合信托,私益信托、公益信托與目的信托,合同信托、遺囑信托與其他書面信托,機構信托和個人信托,主動管理信托與被動管理信托,融資信托、投資信托和事務管理信托,固定收益信托與浮動收益信托,境內運用信托與境外運用信托。
上述分類方法存在重疊交叉,且不能準確體現信托業務本質。區分如此紛繁的業務類別對業內人士尚有難度,更遑論普通投資者。近年來,關于改革信托業務分類體系的呼聲漸高,監管部門此前亦有數次籌劃。
銀保監會原副主席黃洪曾表示,在未來發展上,信托業務要堅持發展具有直接融資特點的資金信托,發展以受托管理為特點的服務信托,發展體現社會責任的公益(慈善)信托。
而自資管新規發布以來,信托行業在嚴監管的引導下持續壓降資產規模。來自中國信托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行業受托管理的信托資產余額為20.44萬億元,較2017年四季度末峰值下降22.11%。其中,融資類信托規模為3.86萬億元,同比下降35.13%,環比下降6.57%。以通道業務為主的單一資金信托規模及占比逐年下降,2021年至今同比降幅超過20%。
在持續壓降融資類信托、通道類業務“應清盡清、能清盡清”的監管要求下,“資產管理信托、資產服務信托、公益/慈善信托”新三類分類標準呼之欲出,標準簡單明了,兼具正向導向。
21:15 | 日久光電:第四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 |
21:15 | 日久光電: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15 | 力芯微:2024年年度股東會決議公告 |
21:15 | 瀾起科技: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15 | 嘉益股份: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 |
21:15 | 霍萊沃: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公... |
21:15 | 煌上煌:2024年度股東會決議公告 |
21:15 | 華夏幸福: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 |
21:15 | 申聯生物:累計回購公司股份341737... |
21:15 | 日科化學:累計回購公司股份501210... |
21:15 | 慕思股份:累計回購公司股份426597... |
21:15 | 良信股份:累計回購公司股份861880...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