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正
隨著A股中報季的到來,不少上市公司已經交出了自己的“2020年期中答卷”,科創板企業亦不例外。
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18日,共有53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發布了2020年半年報。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從2020年上半年盈虧角度來看,上述53家上市公司當中,有46家實現盈利,7家虧損。
在上述7家中報虧損企業當中,奇安信、澤璟制藥、優刻得、芯原股份、山大地緯等5家為一季度虧損后,二季度繼續虧損;中科星圖和三生國健兩家企業在一季度出現虧損后,在二季度實現盈利,幫助企業縮小了上半年虧損總額。
中科星圖8月15日發布的半年報表示,由于公司部分下游客戶的合同招標、項目驗收工作受隔離措施、交通管制等影響有所延遲,導致公司2020年上半年確認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及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受到一定程度影響,隨著疫情形勢的緩解,第二季度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了近40%。
澤璟制藥在8月17日發布的半年報中表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主要原因是公司仍處于產品研發階段、研發支出較大;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為0元。
三生國健在8月18日發布的半年報中表示,自2020年1月中下旬至今,因復工復產、運輸受阻等客觀因素影響,公司主要產品“益賽普”銷售收入受到一定沖擊,一季度所受影響主要集中在2月份-3月份,二季度隨著境內新冠病毒疫情的逐步緩解,疫情對收入之影響已在逐步消減。
從同比數據來看,與2019年同期相比,上述53家企業實現凈利潤同比增加的企業數量為41家,占比約77.36%;凈利潤同比減少的企業數量為12家,占比約22.64%。
對此,謝諾辰陽私募證券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英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科創板上市企業主要由生物醫藥、半導體、計算機軟件等行業的企業組成,相比其他行業而言,這類高新技術企業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
“上述企業二季度比一季度經營向好的現象,說明在經濟出現波動的時候,高成長性的行業在各自的細分賽道上抗打擊性更強,利潤端影響更小,增量的成長業務可以一定程度的覆蓋掉存量業務受到打擊出現的下滑,而企業在經濟波動時的成長性也更顯可貴。”謝英鵬說。
《證券日報》記者在對上述53家企業半年報數據進行梳理時注意到,報告期內,除澤璟制藥以外(因營業收入總額為零,無法計算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其余52家企業,實現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百分比大于20%的10家,其中樂鑫科技(25.69%)、博瑞醫藥(20.81%)、當虹科技(24.01%)、微芯生物(32.14%)、虹軟科技(34.59%)5家企業報告期內實現盈利;10%-20%的企業有13家;10%以下的企業有29家。
對比2019年同期數據來看,上述52家企業2019年上半年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情況為:大于20%的企業有10家;10%-20%的企業有18家;小于10%的企業有24家。
私募排排網研究員劉有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研發投入是現代企業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
“據我了解,企業的研發投入和績效有著非常強的正向效應,隨著研發投入的增加,企業績效很有可能隨之提高。因為芯片、醫藥等高新技術產品的更新迭代速度更快,其核心技術就代表著企業的話語權,只有企業保持持續的研發投入才能保持企業的核心技術不被淘汰。”劉有華說。
(編輯 沈明)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