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朱凱
如何看科創板企業的全球化機遇與挑戰?
Wind統計數據顯示,從2020年報或上市公告書數據看,309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中,有海外業務收入的達到206家,占比66.67%。其中,傳音控股所有收入均來自海外市場,奧泰生物、東方生物、瀾起科技等企業的海外收入占比也相當高。
就此話題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傳音控股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一家出海型科技企業,傳音一直深耕全球新興市場,手機產品目前全部出口海外市場。從產品結構看,智能機營收占比持續提升;從營收區域性分布看,非洲以外新興市場的收入占比持續提升。
極米科技董事長鐘波表示,在中國朝著制造的業強國升級的過程中,伴隨的必然是供應鏈體系的不斷完善升級,為產品升級迭代提供有力支撐,提高產品技術能力。鐘波介紹,除在中國市場繼續保持領先外,極米科技在海外市場也處于快速增長階段。2020年極米共實現境外收入1.77億元,占當年整體收入的6.3%;合并計算最終銷往日本的阿拉丁投影系列產品,2020年海外收入約為4.08億元,占比14.4%,收入同比增長304%。
中控技術高級副總裁、董秘莫威告訴記者,公司正在加快包括自動化控制系統及工業軟件的海外市場布局,特別是針對東南亞和中東市場的重點突破。2020年,公司海外業務營收較上年增長26%。未來,公司將重點輻射周邊市場,逐步實現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全面國際化。
華經產業研究院報告稱,2015年至2020年,中國制造業增加值整體呈現上升趨勢,但增速自2017年開始逐年放緩。中國制造業的短板仍較為明顯,如制造業水平整體處于中低端、產業升級面臨瓶頸制約、人口紅利逐漸消退以及外向型特征十分明顯等。
對此,芯源微董事長宗潤福深有體會。他向記者舉例表示,在芯源微的主打產品應用領域,涂膠顯影機已在國內的化合物、LED、圓片級封裝領域占據主導地位。但在前道芯片制造領域,全球還是日本TEL一家獨大,占據全球市場份額90%以上。“我們要正視差距和困難,抓住歷史性機遇,迎難而上迎頭趕上。”宗潤福說。
浙商證券策略分析師王楊認為,展望未來,科創板將誕生一批世界級巨頭。我國具有邁向制造業第一強國的廣闊發展空間,國內小巨頭成長性顯著高于對標的世界巨頭;同時,國內小巨頭的研發投入占比亦高于對標公司。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