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在海外多國持續發展,為控制疫情傳播,多國開始限制不必要的生產經營活動,疫情導致了經濟生活停擺,經營壓力蔓延至多個行業。分析人士指出,此次疫情對全球經濟沖擊遠超以往,或迎來最大破產潮。
破產潮初現
航空、汽車、石油開采等高財務杠桿行業面臨更為嚴峻的考驗。目前破產潮已經蔓延至知名企業。這顯示出,危機正在不斷地加深。
航空業是目前受到疫情影響最大的幾個行業之一。近日,澳大利亞第二大航空公司“維珍澳大利亞”宣布公司已進入自愿管理程序(澳大利亞破產程序的一種)。維珍澳大利亞成為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因機場關閉陷入債務危機而申請破產的首批主要航空公司之一。
國際航協此前預計,在當前的危機下,包括旅游業在內的航空業及其相關價值產業鏈約有2500萬個工作崗位面臨風險。旅客收入預計將比2019年減少3140億美元(同比下降55%),僅在第二季度,由于需求驟降超過80%,航空公司將損耗約610億美元的現金流。一些杠桿較高的航空公司很可能無以為繼。
美國航空協會(AirlinesforAmerica)警告稱,如果得不到任何救助的話,美國大部分航空公司將在2020年6月30日到12月期間,出現資金枯竭,被迫進入倒閉潮。
本周,國際原油市場WTI原油5月合約史上首次收于負值水平。沙特、俄羅斯和美國原油“三國殺”之中,美國頁巖油成本最高,因此業內普遍預計將出現破產潮。根據美國研究機構RystadEnergy的數據:在價格20美元/桶的前提下,533家美國石油勘探和生產公司將在2021年年底前申請破產。在價格10美元/桶的前提下,破產數量將超過1100起。4月初,北達科他州的頂級原油商懷廷已申請破產保護。
機構預計,若原油價格長期在20美元/桶下,2020年將有超過700億美元的頁巖油債務等待破產重組,2021年這一數字上升為1770億美元。標普能源類股自2020年初以來市值已縮水逾一半,整個板塊最新市值僅約為微軟市值的一半。
終端消費領域同樣不樂觀。受疫情的打擊,英國最大的家電租賃經營商Brighthouse宣布破產。梅西百貨12.5萬名員工中的大部分本周將面臨失業。
銀行暫停分紅與回購
實體經濟的風險將不可避免地傳導至金融機構。一些破產的大企業往往背負著巨額債務,在金融機構有著巨大的風險敞口。企業紛紛破產倒下,勢必給金融機構帶來不利影響。分析人士預計,由于中國復工復產快于歐美國家,且中國銀行業整體撥備覆蓋率處于全球最高水平,信用損失情況料好于歐美。
分析人士認為,金融危機雖未爆發,但金融機構應該密切關注以下誘發因素:一是石油價格下降,導致美國頁巖油高收益債券違約,應分析金融機構持有率情況;二是高杠桿的對沖基金損失究竟多大及其潛在影響;三是航空、飛機制造、零售、汽車行業是否會出現大規模倒閉,是否對銀行構成威脅,導致償付能力危機。
據外媒報道,美國主要貸款人正準備成為全國各地的油氣田經營者,以避免因為給可能破產的能源公司貸款而造成損失。摩根大通、富國銀行、美國銀行和花旗集團均正在組建獨立公司以擁有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這些公司可以位于擁有被扣押資產的有限責任公司之上,有限責任公司將由參與原始擔保貸款的銀行按比例擁有。銀行還將聘請具有相關專業知識的高管來對其進行管理。
有銀行業人士稱,由于銀行參與實物商品具有限制,所以上述銀行需要獲得監管的豁免權才能執行其計劃。
歐洲銀行壓力測試較松,整體撥備覆蓋率不高。因此近期多家歐洲銀行宣布首次取消派息。除渣打集團、匯豐銀行、蘇格蘭銀行等機構在相關部門要求下取消現金分紅后,歐洲央行日前要求歐元區各銀行“至少在2020年10月之前”暫停支付股息,以保持流動性來幫助家庭和企業挺過新冠肺炎危機。同時,在各國決策者紛紛采取前所未有的舉措支持全球經濟之際,歐洲央行還要求歐元區各銀行不要回購股票。
在亞太區,企業融資的來源主要是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債務融資。由于目前亞太區經濟也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近日,標普的相關報告指出,因向受新冠疫情影響的企業提供貸款寬限支持,2020年中資銀行的信用成本或將明顯增加。
標普全球評級信用分析師胡旸瑞表示,在將貸款寬限處理的潛在影響納入考量后,預計行業的不良資產比率(按標普全球評級的準則定義)將上升約2個百分點至7.25%左右。
胡旸瑞同時指出,中國銀行業的撥備覆蓋率要求處于全球最高水平之列。因監管要求嚴格,許多中資銀行都已積累了大量的撥備。因此,中資銀行或能夠承受信用成本增加所造成的沖擊。
20:25 | 風險化解經營改善 多家上市公司披... |
20:15 | 奧比中光:累計回購公司股份362884... |
20:15 | 奧銳特: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36.09萬... |
20:15 | 步長制藥:累計回購公司股份662063... |
20:15 | 創業環保:5月27日將召開2024年年... |
20:15 | 海爾生物: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28092... |
20:15 | 華光環能:累計回購公司股份247216... |
20:15 | 嘉化能源:累計回購公司股份數量為... |
20:15 | 金嶺礦業:5月28日將召開2024年度... |
20:15 | 金盤科技:累計回購公司股份959036... |
20:15 | 凱賽生物:累計回購公司股份230366... |
20:15 | 錢江生化:5月26日將召開2025年第...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