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寶琛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全球經濟變革被放大。未來一段時間,可能產業鏈重構是雙向的。”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在11月25日-27日舉行的《財經》年會上表示。
在會議現場,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周誠君表示,在新發展階段和新發展格局下,中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仍然要著眼于全球,繼續在全球范圍內配置生產線和供應鏈,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實現價值鏈往高端躍遷。
“在此過程中,尤其要強調高水平對外開放,倡導和支持高標準、高規格的國際投資貿易規則,積極參與新的全球規則的制定。”周誠君說。
他同時表示,當前現有的產業結構,是在中國改革開放特別是加入WTO以后按照資源要素比較優勢分工所形成的。在這一過程中,有三個基本的依據作為遵循在起作用:一是全球化,資源要素可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二是WTO,資源要素按照WTO所確定的規則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三是以美元為主的國際貨幣體系,作為資源要素在全球范圍內配置定價和交易基準。
“但是,在各種因素交錯影響下,現在這三個最基本的依據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周誠君說。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黃益平提出,看中國的產業鏈首先要問的一個問題是產業鏈的終端市場主要在什么地方,“中國經濟增長現在發生了一些改變,將來最有潛力的市場就是中國的消費品市場”。
他進一步指出,今年我國的社會零售總額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品市場。“中國消費品市場是將來支持我們產業鏈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國內消費需求的回暖應會成為拉動增長的最主要因素。”汪濤表示。她認為從短期來看,在今年、明年及后年,中國的經濟復蘇會非常強勁,預測明年將增長8.2%。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長-4.4%,全球貿易增長-10%。面對挑戰,我國經濟有明確的、有效的應對戰略,中國經濟的未來一定是美好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表示。
他同時表示,不要把“雙循環”理解為回歸單純依靠自力更生,更不要曲解為“閉關鎖國”,而是一個在發展中、在開放環境下的“雙循環”,是應對國際環境變化的戰略轉型措施。
李揚提出,轉型中需要注意,一是深化改革進程是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進程,要依賴市場化手段展開;二是循環暢通;三是發揮企業作用,高度重視非國有企業的作用,對于小微企業應當給予足夠的重視;四是降低成本;五是金融深化為配置提供條件;六是需要有商業性、開發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體系,重點發展保險、養老基金和各種非銀行機構,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大力發展金融科技,尤其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
(編輯 張明富)
21:58 | 北方長龍: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 |
21:58 | 藏格礦業:第九屆董事會第二十一次... |
21:58 | 大連重工:第六屆董事會第二十一次... |
21:58 | 東星醫療: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8 | 豐原藥業:2024年度股東大會決議公... |
21:58 | 華安證券: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8 | 建發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8 | 建發股份:第十屆董事會2025年第一... |
21:58 | 萊特光電:2024年年度股東會決議公... |
21:58 | 遼寧成大:202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會... |
21:58 | 龍高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8 | 拓爾思:第六屆董事會第十九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