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劉冬
由于耕地面積減少、小農戶種植熱情下降,規?;a的種糧大戶已成為糧食種植主力,記者新春回鄉走訪發現,近兩年還出現了農業自動化建設加快的趨勢。
臨近大年三十,在浙江省紹興嵊州市的一個小村子里,村干部正陪著一位中年男子挨家挨戶敲門,與村民們結算本年度的土地流轉租金。這位中年男子名叫李華(化名),是方圓百里的種植大戶,目前承包租賃的土地遍布5個村子,共計約220畝。
“全家吃不飽餓不死,比打工強一點。”談及經濟效益,李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每畝地每年大概產量1200斤,全部供應給嵊州市本地居民,但由于國家收購價下調和化肥種子等農資材料、人工成本等價格上漲,2018年開始李華感到經濟效益明顯下降,“預計2019年還會繼續低迷。進口糧食沖擊,很多田地種植了經濟效益更高的樹木,間接推高了土地租賃成本,而且土地也少了”。
作為較早一批種糧大戶,李華子承父業,干了這行十年多年,積累了比較穩定的客戶群體,然而,據他描述嵊州市約有上百家種糧大戶,那些銷路不暢依賴國家收購的大戶過得并不好。
值得一提的是,機械化、自動化種植為李華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自2016年開始轉型,目前實現了農業半自動化,插秧、收割都由大型機械取代人工作業,噴灑農藥已全部由無人機來完成,以前10多個人干的農活現在只需要3個人就能干完。”李華說。
根據國家政策,一般超過50畝的種糧大戶即可享受國家補貼,補貼金額各個省市不同。李華每年獲得補貼120元/畝,支付給村民的土地承包使用租金為500元/畝。
對于新年規劃,李華依然懷揣希望:“打算賺有錢人的錢。”
李華曾經也考慮與大型電商合作擴大產量和銷售規模,但由于各地對水稻的口感和品質要求各異,以及人力財力限制作罷,如今決定深耕本地市場。“想搞一點電商,給高檔小區供應、配送高品質大米。”他說。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