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目前中國香港有近40萬名外傭。全港外傭占整體就業人口的9%以上,受雇于11%的香港家庭。
40年來持續輸入外傭后,外傭已成為香港社會不可或缺的部分。
外傭主要來自
菲律賓及印尼
外傭(外籍家庭傭工)在香港主要分為:菲傭、印傭、泰傭、緬傭及其他國籍外傭。最大的外傭群體屬菲傭(菲律賓籍)和印傭(印度尼西亞籍),分別占54%和44%。
在香港特區政府中文官方文件中,外籍家庭傭工被稱為“家庭傭工”。在日常港式粵語中,“菲傭”一詞泛指所有外籍家庭傭工。按字面意思“菲傭”只指菲律賓籍家庭傭工,但由于大多數外籍家庭傭工來自菲律賓,故泛指所有外籍家庭傭工。這源于在開放外籍家庭傭工來港工作初期,外籍家庭傭工多是菲律賓籍。而“外傭”則泛指所有國籍的外籍家庭傭工。
因20世紀70年代菲律賓經濟面臨困境,時任總統費迪南德·馬科斯著手修改勞工法,開始向外輸出菲律賓勞工。而菲律賓政府則大力鼓勵國民到海外工作,以求降低菲律賓的失業率及利用海外菲律賓勞工的匯款改善國家經濟狀況。此后,菲律賓經濟也因海外菲律賓勞工的匯款而大幅度增長,使海外勞工的匯款成為菲律賓經濟發展的基石。
20世紀70年代,香港經濟騰飛,聘用外籍家庭傭工開始成為一種新潮流。在這種趨勢之下,不少家庭均聘用外籍家庭傭工代替家長們照顧小孩和做家務,導致對外籍家庭傭工的需求大增。到了20世紀90年代,印度尼西亞和泰國政府也效仿菲律賓修改勞動法,使香港外籍家庭傭工的國籍漸趨多元化。
截至目前,香港最大的外傭來源地仍然屬菲律賓。2016年,本港約有19萬名菲律賓籍外傭(“菲傭”),占整體外傭人數54%。但與1995年的84%相比,已大幅回落,主要因為印度尼西亞籍外傭(“印傭”)數量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后增加所致。印度尼西亞現已成為本港第二大外傭供應來源地。印傭人數在1995年至2016年期間增加8倍至將近16萬人,占外傭總數的比例上升3倍約占44%。整體而言,菲、印兩國為本港提供約98%的外傭,其余的2%來自印度、泰國、斯里蘭卡及孟加拉國等南亞和東南亞地區。
根據特區政府統計處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香港的外傭幾乎全是女性,占比99%。大部分外傭相對較年輕,41%的外傭年齡在25—34歲之間,39%介乎35—44歲,外傭平均年齡為35歲。按教育程度分析,82%外傭來港前曾接受中學教育,10%曾接受大學教育。
以核心家庭
聘用為主
大約50%以上的香港印傭能以廣東話交談,另外40%能以廣東話和英文溝通。印傭普遍能操廣東話,深受本地家庭歡迎。相比之下,香港的菲傭中,除母語外,能以英語交談的大約占70%。
根據香港特區立法會2017年7月的《香港的外籍家庭傭工及家庭照顧責任的演變》報告,聘用留宿外傭的本地家庭在過去20年增加了167%,于2016年高達28萬人。聘用外傭的家庭比例倍增,由5.8%上升至11.0%。這些家庭的主要特征如下:
一是育有子女的已婚人士。有兒童的核心家庭較有機會聘用外傭,該等家庭聘用外傭的比例由1995年的13%增加近2倍至2016年的30%。可見照顧幼兒是很多本港外傭的首要職責。
二是家庭已婚女性投身就業市場的核心家庭。在有就業女性及育有子女的核心家庭中,已婚女性成員投身職場,其聘用外傭的比例則顯著較高。1995年至2016年期間,比例由23%升至44%。
三是有老人的家庭。雖然有60歲或以上長者家庭對外傭的需求增加,但增幅尚算平穩。該等家庭聘用外傭的比例約為9%。
比如,筆者的家庭此前并無聘用外傭,只是因為孩子出生后需要增加人手,于是聘請一名印度尼西亞籍傭工協助照料孩子。工作日主要由外傭負責照顧孩子的工作。同時她也會幫助分擔和處理一些家務。
在許多香港家庭,照顧幼兒是很多外傭的首要職責。聘用外傭可讓香港已婚女性投身職場,為推動本地經濟進一步發展作出貢獻。
據政府統計處推算,因香港人口急劇老化,65歲或以上的長者人口在未來20年將急升約120%,到2034年將達至230萬人,而長者占整體人口比例亦會增至30%。屆時,在沒有年輕家庭成員同住的長者家庭中,長者由外傭負責照顧的比例將會急速增加,人口老化趨勢導致日益增加的長者護理需要。
外傭實際收入
約為本國2-3倍
本地雇主須向在香港工作的外傭支付“規定最低工資”(MinimumAllowableWage),自2018年9月29日,外傭最低工資為每月4520港元。折合港元計算,香港外傭的規定最低工資較菲律賓當地工人平均1700港元的工資高出約165%,亦較印度尼西亞當地工人平均1500港元的工資高出約200%。與此同時,香港的規定最低工資亦比在新加坡工作的外傭所賺取的平均月薪高出35%。薪金差距能提供持續誘因,吸引外傭來港工作。
目前,香港有經驗的外傭實際收入大約有5000港元左右。也有外傭月收入將近7000港元的。
總之,香港外傭的實際工資是菲律賓及印度尼西亞當地工人工資的2-3倍,外傭在港賺取較高工資,一方面有助改善其家庭生計,另一方面亦為其家庭及國家提供穩定的匯款收入。
2016年,在港菲傭匯寄回國的收入已高達18億港元。
雇傭關系
受香港特區法律保障
雇主可透過雇傭服務公司、刊登廣告或私人轉介聘請外籍家庭傭工。在任何情況下,雇主必須與外籍家庭傭工簽訂由入境事務處處長指定的標準雇傭合約及替該名外籍家庭傭工向入境事務處申請工作簽證。
雇主必須是香港居民才可聘請外籍家庭傭工,且每月家庭收入不低于港幣15000元或款額相當的資產,以證明有足夠財政能力在整個合約期(2年)雇用外傭。聘用外籍家庭傭工,須支付不少于簽訂合約時政府公布的規定最低工資。現時外傭的規定最低工資為每月港幣4520元。根據標準雇傭合約,雇主須為外籍家庭傭工提供合適的住所、免費膳食(或不少于每月港幣1075元的膳食津貼),以及傭工自原居地到香港及于合約終止或屆滿時返回原居地的旅費。若雇主續約,以后每2年須提供其往返本國和香港的機票費用。
香港《雇員補償條例》(香港法例第282章)規定,所有雇主必須為其雇員投購工傷補償保險,以承擔其雇員如因工受傷在《雇員補償條例》及普通法方面的法律責任。此外,當傭工在受雇期內生病或受傷,雇主亦須根據標準雇傭合約為其提供免費醫療。故政府強烈建議雇主為傭工購買全面醫療及住院保障保險。
香港入境事務處表示,基于入境管制及保安考慮,現時輸入外傭政策不適用于內地、澳門、臺灣及其他部分地區(如柬埔寨、古巴及老撾)的居民。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